本文主要聚焦于2025年3月第三周国内风电产业链的分化趋势,详细阐述了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建设情况、企业竞争格局、产业链价格,以及海洋经济板块逆势崛起的表现、政策支持和产业逻辑等内容,展现了行业当前的发展态势和未来机遇。
在2025年3月的第三周,国内风电产业链展现出了显著的分化趋势。海上风电项目的招标与建设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持续推进着,这一积极态势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板块的活跃发展。与此同时,海洋经济概念在资本市场中逆势走强,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成为近期市场高度关注的焦点。国家对海洋经济及新能源领域给予了持续的政策支持,并且产业技术不断升级,规模化应用也日益广泛,这些因素共同为相关领域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一、海风招标放量,龙头企业主导市场
自2025年以来,全国海上风机公开招标容量达到了11.1GW,同比增幅极为惊人,高达5425%,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江苏、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国管海域项目已经陆续进入招标阶段,预计在上半年将会迎来大规模的开工建设。而陆上风电同样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在2025年1 - 2月,新增公开招标容量为25.1GW,同比提升了147%。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头部整机制造商的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在2025年1 - 2月,金风科技、运达股份、远景能源分别以3.39GW、2.51GW、2.08GW的中标规模位列前三,这三家企业合计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回顾2024年全年,金风科技以30.2GW的累计中标规模稳居行业首位,运达股份、远景能源紧随其后,行业集中度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趋势。
在产业链价格方面,2025年陆上风机(不含塔筒)平均中标价格为1,528元/kW,相较于2024年的1,359元/kW有所回升。这一价格的回升反映出主机厂商技术降本的压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近两周黑色类原材料价格环比出现了小幅下跌的情况,而铜价则上涨了3.4%,这种价格变化对塔筒、海缆等环节成本的影响仍需要持续跟踪关注。
二、海洋经济板块逆势崛起,政策与资本双轮驱动
尽管近期A股市场整体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但海洋经济板块却表现得十分亮眼。在3月第三周,系泊系统、塔筒、海缆等细分领域分别录得了37.7%、15.6%、8.5%的涨幅。在个股方面,亚星锚链、海力风电等海工装备企业领涨,涨幅分别达到了37.7%和17.0%。
在政策端,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有了显著的增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科技”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范畴,明确提出要推动海洋经济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上海、福建等地也出台了配套规划,重点布局海上风电、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机构预测,2025年海洋经济专项债发行规模有望扩大,这将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海洋经济领域。
从产业逻辑来看,海上风电与海洋装备的协同效应成为了关键的驱动力。以深海科技为例,其涵盖了海底数据中心、智能机器人、耐压材料等高技术领域,与风电产业链中的系泊系统、海缆等环节形成了技术交叉。此外,海上风电项目的规模化开发带动了塔筒、导管架等基础设施的需求,那些具备出口潜力的龙头企业或将优先受益于这一发展趋势。
当前,风电行业正处于陆风装机创新高、海风招标放量的关键阶段,而海洋经济板块的崛起则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新的机遇。政策红利的释放、技术迭代的加速以及资本市场的共振,这些因素或将成为中长期行业发展的核心主线。
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3月第三周国内风电产业链的分化趋势,包括海上风电招标建设、企业竞争、产业链价格情况,以及海洋经济板块逆势崛起的表现、政策支持和产业逻辑等。强调了当前风电行业发展关键阶段下,海洋经济带来的新机遇,指出政策、技术和资本共振将成为行业中长期发展核心。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