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的“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展开,介绍了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包括治疗方法、原则,以及我国和山东省针对结核病患者的优惠政策等内容。
在3月24日下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了“鲁医健康说”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并且详细介绍了结核防治的相关健康知识。
记者了解到,为了减轻结核病患者的经济压力,在2023年,山东省做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将耐药结核病纳入“慢性病医保门诊报销”范围。这一政策的实施,犹如一场及时雨,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患者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治疗。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中心主任医师高绪胜指出,结核病并非不可战胜,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只要患者能够遵循规范的治疗方案,绝大多数都可以治愈。而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是成功治疗结核病的关键所在。
结核病的治疗是以使用抗结核药物为核心的,并且分为两个阶段。强化期通常为2 - 3个月,在这个阶段,医生会采用4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目的是快速杀灭活跃的菌群,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巩固期则为4 - 6个月,此时用药种类会减少至2 - 3种,主要是为了彻底清除残留的细菌,防止疾病复发。对于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通常治疗周期需要18 - 24个月。不过,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药新方案不断涌现,目前符合短程治疗标准的耐药结核患者,治疗周期也可以缩短至6个月。
结核病治疗有其核心原则,即“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早期是指要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减少肺组织的损伤,降低疾病传播的可能性。联合是指多种药物联用,避免单一用药导致耐药性的产生。适量是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来调整药物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副作用。规律是要求患者严格按照医嘱定时服药,不能漏服或中断治疗。全程则是强调患者必须完成全部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不能擅自停药。在治疗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监测、做好隔离与防护措施、保证营养支持以及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如果治疗不规律或者中途停药,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甚至发展为耐药结核病,届时治疗的难度和周期都会显著增加。
我国在结核病防治方面也给予了患者诸多优惠政策。对于初次就诊的肺结核可疑者,也就是具有咳嗽、咳痰超过2周、咯血或血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的患者,提供结核病诊断检查费用减免,包括1次痰涂片检查和1次胸部X光片。对于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会提供免费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规范治疗,并且对规范进行检查的患者提供随访检查费用减免,主要包括治疗期间3次痰涂片随访检查,强化期及疗程结束时各提供1次胸部X光片检查。再加上山东省将耐药结核病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些政策都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举行的结核病防治健康知识发布会内容,阐述了结核病可防可治的特点、治疗方法和原则,同时介绍了我国和山东省针对结核病患者的优惠政策,旨在提高大众对结核病防治的认识,强调规范治疗和政策保障对患者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