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金融领域助力消费的情况,介绍了相关行动方案及政策,阐述了银行在助力消费政策落地、增加金融供给嵌入新兴消费场景等方面的举措,还探讨了如何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
当下,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关键。近期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强化信贷支持”“强化投资对消费的支撑作用”等多个维度,提出了一系列金融举措。围绕着提振消费这一核心目标,金融管理部门积极主动作为,金融机构也纷纷响应号召,持续加大金融“活水”的投入,用“真金白银”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
多家银行积极行动,推动消费政策加速落地
在山东泰安九女峰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村庄——东西门村。这里青山悠悠、古道漫漫,还有潺潺的水溪环绕。咖啡厅、书吧、民宿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宛如世外桃源,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休闲观光。在这里,还能欣赏到“故乡的月”沉浸式演出,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从当初探索发展乡村文旅,到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资金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去年,建设银行就为村里的度假区建设提供了5000万元贷款,助力村里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打造旅游项目。
这只是金融支持提振消费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今年各项重点任务的首位。在这样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多家银行积极推出助力方案,推动相关消费政策加速落地。
近期,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均发布了行动方案,围绕金融创新和服务升级,推出了多项提振消费的具体措施。中国银行更是推出了“万千百亿”惠民行动,计划今年投放超万亿元贷款、创造千亿元财产性收入、投入百亿元消费补贴和减费让利、覆盖上亿境内外消费者。
在此影响下,不少银行在消费领域的信贷投放增长明显。截至2月末,工商银行累计投放个人消费贷款超1.7万亿元;农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69亿元。
增加金融供给,深度嵌入新兴消费场景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和培育新型消费等,金融机构正不断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如今,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紧跟多元化消费场景的发展新趋势,将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各类新兴消费场景中。
在重庆,建行以普惠金融特色服务支持青年夜市创业就业,有力地助力了“夜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广东,工行借着东莞 - 湾区国际咖啡文化节的契机,通过消费满减等活动,充分释放了“咖友”们的消费潜力;在黑龙江,农行为冰雪季量身打造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成功助推“冷资源”变身“热产业”。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背后是消费者差异化的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日前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围绕以旧换新、智能产品、冰雪运动等新消费场景,研究推出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
自“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以来,金融机构密切跟进支持。中行与汽车厂商、电商平台等开展合作,提供多场景消费补贴优惠、快捷支付大额满减等服务;中信银行与地产商、家装公司等深度合作,推出家装消费贷款服务;建行依托“建行生活”平台,积极承接政府消费补贴发放,截至2月初已累计承发293个城市、近130亿元政府消费补贴资金。
打好政策组合拳,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力度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青马认为:“以旧换新补贴和金融政策相结合,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消费注入源头活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金融与财政贴息、减税降费等政策共同发力,打好消费政策组合拳,有助于降低消费成本。
去年我国住户消费贷款保持增长,全年增加1.24万亿元。截至2024年12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消费性贷款余额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不过,今年前两个月,住户短期贷款有所减少,这表明提振消费还需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增加消费金融供给,加大对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健康养老等消费服务行业的信贷投放。
本文介绍了金融领域为提振消费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多家银行积极响应政策,推出助力方案,增加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还不断增加金融供给,将服务嵌入新兴消费场景。虽然去年消费贷款有增长,但当前仍需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通过打好政策组合拳,如财政贴息等政策配合,降低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星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2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