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LF操作新动作,货币政策走向几何?

本文围绕央行3月25日开展的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展开,介绍了此次操作的净投放情况、操作方式的调整,以及这一系列变化背后的货币政策取向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在3月24日,央行于其官网正式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公告内容显示,在3月25日,央行将会开展规模高达45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而且,从本月开始,央行对MLF操作做出了重大调整,将以往的单一价位中标方式转变为多重价位中标。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公告可知,本月MLF到期金额为387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在3月25日当天,MLF操作将实现净投放630亿元。有业内专家对此解释道:“MLF操作再次实现净投放,这充分展现了当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是自2024年7月以来,MLF首次实现净投放。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买断式逆回购的余额呈现出逐步增加的态势。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压力。具体来看,MLF余额从峰值的7.3万亿元逐步下降至目前的约4万亿元。进入今年之后,央行继续灵活运用多种工具来投放流动性。在1月至2月期间,买断式逆回购、MLF合计净投放超过1.3万亿元。通过这样的操作,市场保持了流动性的充裕,同时也确保了货币市场利率能够平稳运行。

其中,有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化是,MLF不再存在统一的中标利率。这一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他认为,MLF招标将会出现多个中标价位,而不再像此前那样只有一个中标价位。这种改变会进一步淡化MLF中标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从而凸显其单纯的中期流动性管理性质。王青还表示:“这会进一步突出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有助于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

央行MLF操作新动作,货币政策走向几何?

中期借贷便利是在2014年9月创设的。在历史上,MLF利率曾经发挥过中期政策利率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政策利率较多、关系复杂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年“6·19”陆家嘴论坛讲话中明确指出,央行的主要政策利率是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并且要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去年7月,央行就已经开始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而本次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这实现了MLF利率政策属性的完全淡出。同时,这也标志着潘功胜“6·19”讲话中对政策利率体系的调整进入了实质阶段。

3月25日央行开展4500亿元MLF操作并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实现净投放630亿元,这是2024年7月以来首次净投放,展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还介绍了买断式逆回购对MLF投放压力的缓解作用,以及MLF不再有统一中标利率标志其政策属性完全退出,凸显其流动性管理性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阶段。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450.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4
下一篇 2025-03-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