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破获伪劣电动自行车销售案,7名嫌疑人落网

事主孙先生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在行驶中突然起火,经调查牵出一个供销伪劣电动自行车的犯罪团伙,通州警方经过数月侦查将该团伙端掉,7名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的事件。

通州破获伪劣电动自行车销售案,7名嫌疑人落网

这是警方查获的伪劣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行驶中突发起火事故

不久之前,事主孙先生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自行车去上班。然而,在行驶途中,车辆突然开始冒烟。孙先生赶紧停下车,还没来得及仔细查看情况,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就发生了爆燃,熊熊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孙先生见状,第一时间拨打了119火警电话。

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对孙先生进行了询问。孙先生表示,这辆自燃的电动自行车是他通过某网络交易平台购买的。当时,他按照卖家的要求,到达了通州区梨园镇某地铁站附近的指定地点挑选车辆。选好车后,卖家当场为车辆加装了电动自行车号牌,并提供了车辆行驶证。

了解情况后,消防救援人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通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一同前往孙先生描述的地点。在那里,执法人员发现一块防雨布下面藏着3辆与孙先生所购同款的未上牌电动自行车。经过仔细检查,执法人员认定这3辆未上牌的车辆均为不合格产品。他们判断,这背后很可能隐藏着一个犯罪团伙,于是迅速将情况通报给了通州公安分局。

通州公安分局环食药旅支队接到通报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工作专班。专班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了深入调查,全力追查卖家的信息。在专班民警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下,很快就掌握了将伪劣电动自行车售卖给孙先生的嫌疑人雎某(男,31岁)的身份信息。

随后,民警会同相关质检部门对雎某团伙销售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检测。检测报告显示,这些车辆的尺寸均不符合标准,而且电动自行车的时速普遍可以超过40公里,远远超过了时速25公里的国标限值。

供销伪劣电动自行车团伙被成功端掉,7人落网

民警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雎某背后存在一个专门销售伪劣电动自行车的犯罪团伙。这个团伙十分狡猾,他们没有固定的门店,而是把车辆存放在固定的室外区域。所有的销售活动都是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的,在与买家达成购买意向后,就让买家到固定地点挑选车辆。

该犯罪团伙成员行事极为谨慎,具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他们的进货和出售环节均通过网络进行,而且从不将车辆放在同一个固定地点。每次交易时,都会安排不同的人员带买家选车,交易完成后便迅速消失,给警方的侦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面对这样狡猾的犯罪团伙,民警并没有贸然行动。他们兵分两路开展工作,一路民警以雎某为切入点,对该犯罪团伙的上游进行侦查,试图摸清整个团伙的架构和进货渠道;另一路民警则从从雎某团伙处购买伪劣电动自行车的买家入手,进行外围取证,收集犯罪证据。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个以雎某为核心的供销伪劣电动自行车团伙逐渐浮出水面。原来,雎某从上家王某(女、35岁)、赵某(男、35岁)夫妇处购买违规电动自行车,然后雇佣刘某、陶某等人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发布相关伪劣电动自行车的信息。买家看到信息后,通过私信与他们联系,他们就会将提车交易地点发给买家。买家选定车辆后,通过现场扫码转账的方式进行付款。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侦查,整个犯罪团伙的脉络逐渐清晰,犯罪证据链也已完善。专案组决定收网。3月4日7时,环食药旅支队联合马驹桥派出所、徐辛庄派出所对以雎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展开了收网行动。当日,5个抓捕小组成功抓获了7名嫌疑人,并查获了未出售的伪劣电动自行车55辆。

经民警的审讯工作,7名嫌疑人对自己销售伪劣电动自行车的行为供认不讳。目前,雎某等7名嫌疑人因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已被通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本文围绕电动自行车自燃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警方通过调查揪出供销伪劣电动自行车团伙的过程。从电动自行车自燃发现线索,到警方多部门联合侦查,最终成功端掉犯罪团伙并抓获7名嫌疑人。这一案件的侦破,展现了警方打击伪劣产品犯罪的决心和能力,也为消费者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547.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5
下一篇 2025-03-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