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崛起:金融合作助力跨越发展鸿沟

本文聚焦于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深入探讨了金融合作在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多位金融界人士的观点和相关数据,展示了南南金融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成果与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的建议。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合作正逐渐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重要“桥梁”。这座“桥梁”跨越了地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月20日,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主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论坛现场,中刚非洲银行副总经理帕特里克·埃尔韦·奥巴姆贝和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都着重谈到了成立十年的中刚非洲银行。帕特里克·埃尔韦·奥巴姆贝认为,中刚非洲银行是中刚金融合作的重要结晶,“它为双边合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而谷澍则分享了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十年来,中刚非洲银行始终积极为当地重大资源基建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粮食安全等民生领域提供坚实的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该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18%和14%,在该国银行业中位居第一、二位,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孟加拉国基础设施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穆罕穆德·纳兹穆尔·哈克敏锐地指出:“南南金融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港口、道路、桥梁等关键基础设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他还注意到,近几十年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南南贸易逐渐超越了南北贸易,并且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 - 2023年间,南南贸易额从2.3万亿美元迅猛增至5.6万亿美元,实现了一倍多的增长。”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南南金融合作的巨大潜力和积极成效。

实际上,全球南方国家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写着世界经济版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在2025年将达到4.2%,高于全球经济增速。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表示:“在过去的20年间,全球南方国家占全球实际GDP的比重不断攀升,目前已超过40%。中国、印度等国的快速发展尤为突出,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的重新布局。这些国家不再仅仅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者,还逐渐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重要枢纽,有力地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焦捷还强调,全球南方国家还通过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等合作,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全球南方发展振兴的历史性机遇,多位金融界人士纷纷提及要探索更多的金融合作途径。尼泊尔财政部规划、监督和评估司司长兼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希亚姆·普拉萨德·班达里指出:“不少全球南方国家正在与不可持续的债务水平做斗争,这极大地限制了这些国家在卫生、教育、社会公平等关键领域以及其他重大国家优先事项上的投资能力。”他认为,尼泊尔等全球南方国家需要来自全球南方合作伙伴的更多国际支持,包括发展援助、外国直接投资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可以成为促成全球南方国家之间金融合作的基石,促进跨境投资和贸易。”

南非联合银行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柯定昆也深刻认识到,全球南方面临着诸多共同的挑战,比如基础设施落后、市场比较分散、资本成本高昂、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获取不均、收入水平低下等。在当天聚焦“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主题的平行论坛上,他指出基础设施不足已经成为许多全球南方国家进步的绊脚石。“有研究估计,到2040年为满足基础设施需求,中低收入国家每年需要投入大约2.7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柯定昆介绍说,去年南非联合银行集团在北京正式设立办公室,他也来到中国工作。“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中资企业开展对非贸易投资等业务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开辟非洲市场。”他认为,随着中国迈向高技术和创新型经济,技能转移、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工业化正成为新的合作途径。“金融可以在上述领域发挥变革性的作用。”柯定昆表示,南非联合银行集团正通过开创创新型的债务工具、混合融资模式以及风险共担框架来降低投资的风险,并吸引智慧资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执行董事伊纳亚特·侯赛因同样关注金融合作与创新。他表示:“同为全球南方的一员,我们更能深刻理解彼此面临的资源约束与能力挑战。”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关注数字创新,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还有助于解决金融普惠性的难题。“我们成功将金融普惠性程度从2015年的16%提高到64%,并且计划到2028年将这一比例提高到75%。”

“全球南方国家既是普惠金融需求最迫切的区域,也是创新最活跃的场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刘建军在现场分享了我国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截至目前,全国县域实现银行机构100%覆盖,乡镇覆盖率约98%。央行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人民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各项贷款高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2万亿元;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51.36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各项贷款高2.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65万亿元。

肯尼亚经济学家爱德华·库萨瓦认为:“普惠金融本质上是让所有人都能获得金融服务,尤其是那些被正式金融系统排除在外的人。”他指出,非洲面临的挑战在于获得资金的渠道仍然不多,尤其对于小型企业和农村群体而言就更少。他以能源开发为例说,出于对风险的顾虑,传统金融机构往往不愿意借钱给能源创业者。“我们需要探索更灵活的融资选择,比如影响力投资基金、混合融资模式和众筹平台等。这些模式不仅能让非洲获得负担得起的能源,也能促进非洲新能源产业的增长。”

“普惠”这一理念也被写入了论坛期间发布的《全球南方金融家2025北京共识》。该共识明确提到,全球南方金融业应携手支持金融互助共享。秉持普惠包容理念,加大对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的资金支持,降低全球南方国家数字金融服务门槛,建立跨境支付清算新体系,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公平和可持续增长。

本文围绕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阐述了金融合作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南南金融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增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版图的改写。同时,全球南方国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债务问题、基础设施不足等。多位金融界人士呼吁加强金融合作,探索创新融资模式,以实现普惠金融和可持续发展。《全球南方金融家2025北京共识》的发布,为全球南方国家的金融合作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促进公平和可持续增长。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563.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5
下一篇 2025-03-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