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县金井镇金井茶业三棵树茶园“茶观天象”金井天文台项目启动运营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该天文台的望远镜特点、选址优势,以及其在城乡融合、文旅发展和夜经济带动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你能想象在茶园中“触摸”到86亿光年外的星光吗?在湖南长沙县,这样奇妙的体验已然成为现实!3月23日,备受瞩目的金井茶业三棵树茶园“茶观天象”金井天文台(以下简称天文台)项目正式启动运营。这标志着中南五省对外开放口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正式落户长沙县金井镇,为这片充满茶香的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宇宙色彩。
湖南“天眼”落地金井
在启动仪式上,湖南金井茶业总经理周宇介绍道:“与其他观测站的望远镜相比,这台望远镜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口径更大、体积更小,却能观测到更远的距离,能够满足科研、科普等多方面的工作需求,堪称湖南的‘天眼’,也是中南五省对外开放口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据悉,天文台引进的是一台0.61米口径的多焦点、多波段的卡塞格林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其目视极限星等可达16.8等,集光力约为肉眼的7600倍,还内置了十二万天体数据,可满足从近红外到可见光的观测需求。
天文台的选址独具匠心,它位于金井茶业三棵树茶园的高处。周围是连绵起伏的万亩茶园,视野极为开阔,而且光污染极少,无疑是观星的绝佳地点。天文台的主体建筑极具科技感,造型仿佛一座“宇宙空间站”,呈现出中高两侧低的独特形态,顶部是一个巨大的圆球。周宇表示:“这是湖南最大的专业天文圆顶。”这个天文圆顶由铝合金制成,能够随着望远镜进行360度旋转,天窗还可以自由开合。内置的天文望远镜由电脑控制,能够自动寻找目标。通过这台望远镜,人们既可以观测到“长沙星”,也能看到数百万光年外的星系,甚至最远可观测到86亿光年外的类星体。
城乡融合的新“IP”
金井镇向来有着“世外长沙 绿茶天堂”的美誉,这里的茶园如绿色的波浪般连绵起伏,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留住年轻人,如何吸引城市游客“过夜”,成为了金井镇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天文台的建成,正是金井镇对这一课题的积极探索。
金井镇党委书记章李在启动仪式上介绍:“这是金井镇通过党建领航,创新共富模式,打破长沙县北部乡镇夜间旅游困境的一大新招。”据悉,天文台由金井镇政府支持,村企共建,共计投资千万余元打造而成。天文台的启动,不仅为当地增添了一个新的文化地标,也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游客们白天可以在茶园品茶、观虎、体验滑翔的刺激;晚上则可以进行烧烤、露营,抬头仰望璀璨的星空。金井镇精心设计打造的“茶乡小镇生态游”等游玩路线,必将成为长沙市周边游的热门“趣”处。
在启动仪式上,湖南省天文协会会长谭巍发布了全年重大天文观星活动计划,他热情地说道:“欢迎大家4月来金井看‘长沙星’,5月遥看银河升起……”希望通过茶与天文的跨界融合,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到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湖南师范大学授牌天文台为“湖南师范大学天文馆金井观测站”。现场,天文台还与中国邮政长沙分公司、长沙市青少年宫、湖南聚星甄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3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协议,将定期组织开展天文研学活动。通过天文台这个桥梁,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星光点亮夜经济
天文台的启动,如同点亮了金井文旅产业的“星辰大海”。据了解,天文台的运营有效地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仅在3月初试运营期间,金井镇的民宿入住率就提升了30%,茶园周边的农家乐营业额增长了20%。
金井镇金龙村柴火农庄老板李女士感慨地说:“以前我们这里晚上基本没什么游客,现在天文台一开,晚上也热闹起来了。很多游客看完星星后,会来我们这里吃夜宵,生意比以前好多了。”
金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威介绍:“我们希望金井天文台不仅能成为观星胜地,还能成为城乡融合、文旅融合的典范。”目前,天文台周边正在配套建设太空舱酒店、茶园民宿、露营基地等项目。预计年旅游人数将增加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1000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及周边农户住宿餐饮等增收超500万元。
据悉,目前天文台已经建设了“星空茶馆”,开发了“星空茶饮”,为金井绿茶打开了销路。未来,还将推出更多夜间文旅项目,如星空音乐会、星空市集等。通过茶与天文的跨界融合,金井镇有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长沙县金井镇金井天文台项目展开,介绍了其望远镜优势、选址特点,强调了它在城乡融合方面作为新“IP”的作用,以及对夜经济的带动效果。天文台的建设和运营为金井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茶与天文的融合,推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城乡之间更紧密的联系,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