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春耕中智能农机展现的高效场景,以此为切入点,介绍了广东省印发《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后,在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在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港头村,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春耕正在精彩上演。无人驾驶插秧机如同精准的播种精灵,在田间有序穿梭,完成着精准播种的任务;智能植保机器人更是“一机多能”,充分展现着其强大的功能。30余台尖端农机共同演绎出一幅“智慧农业”的高效图景。这不仅是花都区春耕的一个生动画面,更是自《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印发以来,广东积极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朝着智能化、全链条方向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缩影。
据悉,广东省印发《计划》有着明确的目标。通过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强化数智技术的赋能,推动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并强化人才保障,从而为各个行业注入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基因。《计划》明确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产业集群培优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未来产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
在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方面,广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一方面,将实施“粤强种芯”“粤强农装”工程,以种业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构建智能农机产业链创新体系。另一方面,要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培育壮大粮食等10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茶叶等20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林下经济,进一步壮大食品饮料、预制菜产业;大力推动现代化林业产业的发展。此外,还将全链条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创建6个国家级、6个省级渔港经济区。
广州市农业农村科学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经过数智技术的加持,农业生产中的耕耘、播种、收获和田间管理等环节,都能够实现精准作业。”花都区今年引进了大量的智能农机装备。就拿插秧机来说,以往需要一名农机手驾驶作业,还需要一名工人在上面放秧盘。而现在有了自动驾驶导航系统之后,只需要一个人就能完成操作,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作业更加精准快速。该负责人还表示,随着智能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花都区水稻生产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本文围绕广东春耕中智能农机的应用,介绍了《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的目标与举措,展现了广东在发展岭南特色现代农业上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数智技术赋能和全链条发展,有望推动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