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有方,耿瑗法官让企业重燃希望之火,北京金融法院耿瑗:化解纠纷助力企业新生

本文聚焦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法官耿瑗的办案故事,详细讲述了她在处理一起涉及企业纠纷案件时,通过不懈努力进行调解,最终让企业摆脱困境、重焕生机的过程,展现了法官在司法工作中不仅要遵循法律程序,更要兼顾企业生存和社会效应。

编者按

在法律的世界里,起诉、送达、开庭、宣判,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严丝合缝地运转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严谨的法律程序中游刃有余,始终秉持着裁判者的公正,立志成为定分止争的关键力量。

然而,人间的事情纷繁复杂、千丝万缕,岂是几本法律条文就能完全囊括的呢?利益的冲突、情感的纠葛、历史遗留的问题以及政策的限制,如同错综复杂的丝线,缠绕在一起。而他们,要成为那把能够解开这些难题的“金钥匙”。

为此,他们不辞辛劳,通过倾听当事人的诉求、深入走访调查、耐心安抚情绪、积极进行调解,一点一点地揭开事实的真相。他们一步一步地走进群众的心里,一遍一遍地叩问自己的理想初心。其中的辛苦与惆怅、欢欣与鼓舞,又岂是一纸文书能够完全写尽的呢?

即日起,京法网事特别推出系列法官故事、民生故事,旨在揭秘判决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说出法官们真实的心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法官耿瑗的办案故事——《当厂房重新响起忙碌的轰鸣》。

2025年3月,北京金融法院的一间办公室内,春意渐浓。耿瑗正在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进行回访,电话那头传来激动不已的声音:“耿法官,咱们账上现在有近300万流动资金了!整个企业都盘活了!”听到这个消息,耿瑗会心一笑。她之前亲手拟定的调解条款,此刻就像汩汩清泉,注入了企业干涸的账户,化作电子回单上不断跳动的真金白银。

调解有方,耿瑗法官让企业重燃希望之火,北京金融法院耿瑗:化解纠纷助力企业新生

诚意满满来法庭,共为企业求生存

在法庭上,被告代理律师诚恳地说道:“为表诚意,我们领导千里迢迢赶到法庭现场来参加今天的谈话了,希望在法庭的主持下有机会跟原告坐下来协商调解,为我们企业争取喘息之机。”

原告也积极响应:“耿法官,参考您的建议,我们负责人今天也亲自来法庭了,很多问题我们当庭就能有个答复,案件调解进度也能推进快一些。”看得出,原告也有调解的意愿。

耿瑗适时地为双方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庭审氛围:“感谢双方对法官的信任和配合。咱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坐下来协商,很不容易,大家都敞开心扉说一说,看能不能拿出个具体可行的调解方案。”

双方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沟通交流起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两个小时……

原告代理律师表示:“之前我们也跟被告经过多轮协商,也和被告签订了相应的补充协议以此给予其更多时间,但是被告还是没有按期还款。”

被告负责人无奈地说:“我们也想按约履行呀,还不上钱确实也是客观情况导致的,一次逾期之后,欠款越滚越多,我们真的希望原告给我们免一部分利息,要不然企业就断了根基了。”

耿瑗法官看到目前核心问题还是难以达成一致,但也感受到了双方的诚意,便继续为双方创造调解机会:“今天庭审结束后被告要不再到原告公司去一趟,见面详细说明一下具体情况?希望你们继续好好沟通,尽快达成一个好的协商结果。”

调解有方,耿瑗法官让企业重燃希望之火,北京金融法院耿瑗:化解纠纷助力企业新生

几经周折终促调,企业焕发“新”生机

主审法官耿瑗翻看着案卷,眉头紧锁。她心里清楚,如果直接判决,企业设备将被拍卖。但棉纺织厂的机器设备专业性强,变现少说也要半年,这样一来,原告拿不到钱,工人也得下岗,这无疑是双输的局面!

于是,她抓起电话打给原告:“设备还在生产,能不能暂缓收回?让企业‘回回血’,你们的钱才有着落。”

然而,原告代理律师在电话中有些气馁地说:“耿法官,折腾几轮下来,双方的调解方案差距太大了,您看,被告都不肯让步,这哪是调解的态度嘛!法官您就尽快开庭出判决吧。”

了解到症结所在,耿瑗法官又向被告提出建议:“企业既然还想要继续存活下来,不能仅靠原告一方让步,被告也需要拿出方案。调解是双方的事儿,你们的生产设备还在用着,我们可以跟原告协商暂缓处置租赁物的时间,给你们恢复生产的机会。”

一通通电话,一次次协商,沟通的僵局慢慢有了突破口,双方的态度也渐渐发生了转变。在耿瑗法官的一次次努力尝试下,案件调解逐渐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历时两个月,在法院主持的调解谈话中,各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调解协议:原告融资租赁公司同意减免部分违约金,并给予被告企业一定的宽限期,通过急缓相济的方案,前期还款金额降低以减轻前期还款压力,待企业后续盘活资金后再增加还款金额;被告企业承诺积极筹措资金,严格按照新的还款计划履行义务。双方签署调解笔录,两案调解结案。

调解有方,耿瑗法官让企业重燃希望之火,北京金融法院耿瑗:化解纠纷助力企业新生

当厂房重新响起忙碌的轰鸣,被告企业的负责人站在重新恢复生机的车间,看着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半年前还在诉讼中挣扎的他们,如今正为了新的生活和梦想努力拼搏。此刻,企业的脉搏与法官的初心实现了同频共振。

本文通过讲述北京金融法院耿瑗法官调解企业纠纷案件的故事,展现了法官在司法工作中,不仅要严格遵循法律程序,更要充分考虑案件背后的社会因素和企业生存发展。耿瑗法官凭借专业素养和不懈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使企业重焕生机,体现了司法的温情与社会责任感。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325.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