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的蔬菜育苗工作,详细介绍了当地智能化育苗大棚的情况,以及各部门为育苗企业提供的支持和服务,展现了天镇县在育苗领域科技与服务双管齐下,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大同 3 月 25 日电 题:育苗有“智”更有“质” 山西天镇打造乡村振兴“绿色引擎”
在春分这个充满希望的时节,当我们踏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玉泉镇东沙河村的智能化育苗大棚,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满眼的翠色瞬间扑面而来。瞧,那成排摆放的育苗盘上,螺丝椒、太空椒等种苗正舒展着嫩绿的新叶,它们生机勃勃的模样,就像是一幅现代农业的“希望图鉴”,让人看到了丰收的曙光。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农时不等人,当地紧紧抓住这宝贵的时机,全面推进蔬菜育苗工作。走进智能化育苗大棚内部,你会发现这里处处彰显着科技的力量。温湿度调控系统正精准地运转着,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大管家”,把大棚内的温湿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水肥一体化设备也在有序地喷洒着,为种苗提供着充足的养分。而工人们则在其间忙碌地穿梭着,有的专注地监测着各种数据,有的认真地调整着光照,他们以科技为武器,全力打好这场“春苗守护战”。
智能化育苗大棚内,温湿度调控系统精准运转,水肥一体化设备有序喷洒。 师小淦 摄
值得一提的是,天镇县作为山西省第一批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县,深知育苗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了让育苗工作更上一层楼,当地强化了要素保障,组织了农技、电力、金融、气象等多个部门主动上门送技术,开展“零距离”服务。这一系列举措,让育苗不仅有了科技的“智慧”加持,更在品质上有了坚实的保障。
连日来,国网天镇县供电公司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和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也没闲着。他们穿梭在东沙河村江林蔬菜育苗基地,义务帮助育苗基地检查各类用电设备。同时,还耐心地向基地工作人员宣讲安全用电常识,就像一群贴心的守护者,为育苗基地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
江林蔬菜育苗基地可是当地的“育苗大户”,它拥有育苗日光棚 20 栋,年育苗量达 2000 万株以上。在 2024 年,该育苗基地更是加大了科技投入,新增了全自动育苗播种机、周转车、喷雾机、烟雾机、自走式喷水车等设备。随着这些新设备的加入,基地对电力可靠性、湿度、气温监测等方面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加了。
目前,天镇县各个标准化育苗温室大棚都在满负荷生产,一片繁忙景象。据预计,今春这些大棚可提供优质种苗 8000 万株。 师小淦 摄
天镇县的电力、气象等部门也没有丝毫懈怠,他们定期进行巡检,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基地种植户聂艺林对此深有感触,他感慨地说:“有了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播种、喷水、施肥、配送一体的现代化工厂育苗更有保障了。”
据介绍,该县各保障部门积极行动,成立了服务队 20 余支。在这些服务队的助力下,发展育苗企业 4 家,建设蔬菜育苗基地 9 万平方米,育苗品种达 52 种,年育苗量在 7000 万株左右。此外,还推动发展了设施蔬菜规模经营主体 57 家(企业 7 家、合作社 50 家)、农户 600 多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本文围绕山西天镇县的蔬菜育苗工作展开,展现了当地智能化育苗大棚的先进科技应用,以及多部门为育苗企业提供的全方位服务。各部门的协同合作,让天镇县的育苗产业有“智”更有“质”,不仅保障了种苗的供应,还推动了设施蔬菜规模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打造了强劲的“绿色引擎”。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