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介绍其获得大基金二期等注资情况,同时阐述大基金在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的投资布局以及我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的发展态势。
近日,企查查APP显示了一则重要的工商变更信息。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精测”)迎来了新的股东和资本注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基金二期”)、上海精璇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精昕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纷纷成为上海精测的新股东。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约13.7亿人民币大幅增至约20.7亿人民币。
上海精测是创业板公司精测电子的控股子公司,精测电子对其持股比例达到56.42%。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精测已经先后获得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一期和二期的联合注资。目前,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合计持股比例为9.65%,且两者的认缴出资额均为1亿元。早在2019年12月,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青浦投资有限公司就已经入股上海精测,持股比例均为4.8247%。
根据上海精测官网披露的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8年7月。其主要业务集中在半导体量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同时也在显示和新能源领域的检测设备开发方面有所涉足。上海精测通过自主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以及积极引入国产化技术等一系列有效手段,成功实现了半导体测试、制程设备的技术突破,并将相关技术实现了产业化。此外,凭借母公司精测电子在平板显示检测领域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据的领先地位,上海精测进一步提升了相关专用设备产品在集成电路市场的竞争力,其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测试设备供应商及服务商。
在半导体行业内专业人士看来,大基金一期和二期对上海精测的持续注资,不仅仅是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将助力上海精测更好地对接上下游资源,从而加速其产品在晶圆厂的验证与导入过程。
据证券时报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大基金二期在今年以来的投资动作频繁,共投资了五家企业,其中有三家企业(包括上海精测在内)都集中在半导体检测设备领域。例如,在3月中旬,昂坤视觉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大基金二期为股东。昂坤视觉是国内少数掌握高精度晶圆检测技术的企业,其光学测量设备可广泛应用于SiC衬底缺陷检测、GaN外延片均匀性分析等关键环节。该公司自主研发的AI算法更是将检测效率提升了30%以上。在大基金二期投资之前,昂坤视觉就已经获得了中微公司、汇川技术、晶盛机电等A股公司的参股。
再看今年1月7日,中安半导体也发生了工商变更,新增大基金二期等为公司股东。中安半导体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研发的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拥有先进量检测领域的国际专利,并且在国内逐步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量检测设备的专利群,以及集精密光机电、深紫外、高速相机等先进技术为一体的自主可控供应链。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根据观研天下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产化趋势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具体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规模约为76.1亿元,到2022年这一规模已经快速增长到了385.6亿元。预计在2023 - 2027年间,我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将以15.4%的整体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73.2亿元。
在2024年,大基金一期与大基金二期在对外投资方面动作不断,总共投资了约13家半导体企业,涉及EDA、半导体材料与设备、芯片制造等半导体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其中,大基金二期成为了投资的主力军。此外,大基金三期已于2024年5月正式成立,其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超过了大基金一期和二期注册资本的总和。
本文围绕上海精测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及注资情况展开,介绍了其股东变化、业务范围和发展目标。同时,通过列举大基金二期对其他半导体检测设备企业的投资案例,展示了大基金在该领域的投资布局。最后结合行业报告数据,说明我国半导体检测设备市场增长态势良好,大基金各期的投资也为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