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在江苏苏锡常地区的开展情况,包括在无锡上演小剧场话剧《新龙门客栈》、苏州相城区灵峰村的锡剧演出以及常州武进区新天地社区即将举办的综合性演出,体现了该行动根据观众需求送戏的特点。
在3月16日的夜晚,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的梅里小剧场内热闹非凡,小剧场话剧《新龙门客栈》在这里精彩上演。这部话剧有着独特的魅力,其中设置了7次穿越的精彩桥段,剧情也是数次反转,在轻喜剧的外壳之下,还蕴含着“珍惜眼前人”这样深刻的主题,让现场的观众们在欢笑中不禁泛起泪花。当演出谢幕时,全场爆发出了长达6分钟的热烈掌声,可见观众对这场演出的喜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话剧演出的节目单竟是由一家锡剧团“选送”的。
今年年初,为了能够把更多优质的文化资源送到群众的身边,江苏省委宣传部进行了统筹协调,联合了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省演艺集团等多个单位,在每个设区的市都遴选了1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开展了“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
那么,送什么节目,又该怎么送呢?负责联系苏州、无锡、常州片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演出部主任周泽,拿出了3张截然不同的节目单。在锡剧之乡无锡,送的却是话剧,这着实让人有些意外。周泽笑着解释道:“我们锡剧团的拿手好戏自然是锡剧,但不能只考虑自己有什么就送什么,得根据观众的喜好来送。观众点了话剧,这样既有反差感,又在情理之中。”
参与点单环节的梅村街道党工委委员黄铭石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她表示:“我们通过座谈和走访周边居民了解情况。”经过统计,街道30万常住人口中,八成以上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新市民,年轻人的比例较高,而且本地文化惠民活动中送锡剧的情况比较多,所以这次就选择了“新花样”。演出消息在梅村街道公众号上一经推送,500张门票提前一周就被抢光了,可见这次选择的受欢迎程度。
“跨院”送戏,对接机制必须要顺畅。得知被“点”来演出,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运营部工作人员侯俊用“开心”和“精心”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说得到观众的喜欢很开心,而且这次由原班人马组成“文艺轻骑兵”进行演出,大家都十分精心。
与此同时,在“隔壁”的苏州市相城区灵峰村,锣鼓声响起,一场锡剧演出精彩开场。这三出经典折子戏也是源于“观众呼声”。今年春节,村里举办了一场演出,一曲黄梅戏唱完后,有观众“戏瘾大作”,拉住演员非要唱锡剧,可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演员只清唱了一段,这显然不能让观众过瘾。村里老年人较多,村党委副书记薛芬受到启发,决定把锡剧折子戏安排起来。
“这回可是老本行,我大胆推荐了看家戏。”周泽说道。第一场《小过关》就是他力荐的,这可是剧团“最拿得出手”的节目,由一级演员领衔,还曾出国访问演出。《秋香送茶》和《剔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锡剧,这几年进行了老戏新排,折子戏又选取了最出彩的部分。在周泽的推荐下,薛芬拿着演出单到村里戏迷中问了一圈,大家果然一致叫好。
灵峰村是相城区最北端的村子,61岁的徐建齐平日里就喜欢到处听戏学曲。这次,好戏送到了村里头,也送到了他的心里头。他不禁称赞道:“行云流水的动作、激昂高亢的唱腔,省里院团就是不一样——精彩!过瘾!”
即将于3月28日在常州市武进区新天地社区“盛开”的“茉莉花开”综合性演出,节目单刚在公众号公布,后台就已经“爆单”了。报名参加的居民中,还有不少是周边区县专程前来的。
谁看了这样的节目单能不心动呢?民乐合奏《青城山下白素贞》、扬州清曲《板桥道情》、舞蹈《抬龙王》、魔术《五彩缤纷》、杂技《快乐的厨师秀》……这里面不仅囊括了江苏南北地方的好戏,甚至还包括了川剧变脸。武进区委宣传部部长薛红霞决定“问需于民”,她“我们请来专家和居民代表一起座谈。”座谈会开了好几次。考虑到是初春时节,演出在室外,居民们很快达成一致:要热热闹闹、接地气、老少咸宜。周泽表示:“这些节目,涉及省民乐团、扬剧团、杂技团的,就在集团内部协调资源;川剧变脸等节目,邀请合作单位来演出。”
专家建议,“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开进社区后,搭建的场地要充分利用起来,再配上一台惠民演出。薛红霞说:“省里是综合性汇演,我们就搞主题性活动,体现地方特色。3月的主题是读书,有配乐诗朗诵、情境表演、荐书活动等。”她还表示,不只“茉莉花开”,还要百花齐放。
本文围绕“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在江苏苏锡常地区的开展,介绍了无锡的话剧演出、苏州的锡剧演出以及常州即将举办的综合性演出。该行动以观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选送节目,对接机制顺畅,获得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同时还结合地方特色开展主题活动,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了群众身边。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