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孩为“救”父母,几小时转账77次陷入诈骗陷阱

宁波11岁学生小袁在刷短视频时遭遇冒充“警方”的诈骗,为“救”父母几小时内接连转账77次,最后父母发现账户异常报警,以及警方给出防骗提醒的事件。

在现实生活中,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即便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也成为了骗子的目标。这不,有一位11岁的男孩,为了“救”父母免于“牢狱之灾”,在惊慌失措之下,短短几小时内竟然接连转账77次,令人痛心不已。

3月8日下午,家住宁波市鄞州区的11岁学生小袁,正拿着父母的手机刷着短视频。突然,他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账号的私信,上面赫然写着:“找个没人的地方,有急事!”小袁有些好奇,便按照对方的要求,找了个安静的角落。这时,对方自称是“警方”,一本正经地声称小袁的父母涉嫌重大诈骗案件,若不配合调查,父母将被立即逮捕。

11岁男孩为“救”父母,几小时转账77次陷入诈骗陷阱

▲部分自动扣款转账截图

起初,小袁心里也存有怀疑。但当视频通话接通后,他看到对方身着“警服”,还出示了“警官证”,并且用严厉的语气威胁道:“不转账就上门抓人!”小袁瞬间被吓得手足无措,在极度恐惧之下,他偷拿父母的手机,按照骗子的指示开始操作。他先将银行卡里的资金转入支付宝及微信,接着又按照对方的要求,把短信验证码告知了骗子。而这验证码就像是一把钥匙,骗子利用它绑定了代扣协议,在短短几小时内就完成了77次转账。

为了掩盖自己的诈骗痕迹,骗子还胁迫小袁删除了所有的聊天记录和转账明细。直到小袁的父母发现账户出现异常,这才意识到孩子遭遇了诈骗。他们心急如焚,立刻到鄞州首南派出所报了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鄞州公安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冒充公检法诈骗,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来说,杀伤力极强。”此类诈骗手法十分隐蔽,未成年人在面对骗子的恐吓时,往往会不知所措,很容易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

家长们要保管好手机、银行卡等物品,千万不要把各类支付密码告诉孩子。在平日的生活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警觉性,增强孩子的防骗意识。如果发现孩子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转账凭证、聊天记录,第一时间拨打96110或110报警。

宁波11岁学生小袁刷短视频时遭遇冒充“警方”诈骗,为“救”父母几小时转账77次,父母发现异常报警的事件。凸显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对未成年人的极大危害,同时警方给出了家长保管物品、培养孩子防骗意识及遇诈骗后的应对措施等防骗提醒。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356.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3-18
下一篇 2025-03-1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