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开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本文围绕“以美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展开,介绍了会议的相关情况,包括参会人员、会议议题等,阐述了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核心观点,还分享了各地在特殊教育美育方面的实践创新经验。

1. 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开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日,一场意义非凡的会议在江苏省徐州市拉开帷幕。从“生存技能训练”迈向“艺术潜能唤醒”,从“缺陷补偿”转变为“尊严重构”,如今,美育已然成为特殊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月22日至23日,由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主办,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联合承办的“以美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在这里成功召开。

为期两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00余名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代表。他们齐聚一堂,围绕美育课程建设、教学实践创新、各校美育成果等重要议题,就新时代特殊教育美育工作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对话。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张银良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党和政府始终对残疾人群体和残疾人事业给予格外的关心与关注。特殊教育作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战略基点之一,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政策驱动:美育成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联合全国188家大中小学校,共同成立了“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该联盟旨在搭建特殊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协同合作机制。截至目前,成员单位已发展至464家。自联盟成立以来,已组织多次研讨会,针对特殊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点方向和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此次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以美育为主题召开研讨会,主要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地见效。

作为联盟牵头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黄军伟在谈到此次研讨会时表示:“在全国教育界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特殊教育领域的美育工作者齐聚一堂,交流特殊教育学校美育工作经验,展示各地特殊教育学校的美育成果,这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高度重视美育工作,稳步推进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推动美育与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开设音乐治疗、舞动治疗等特色专业。

实际上,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价值已经超越了传统认知,成为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天顺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美育不仅仅是艺术技能的传授,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支撑。

1. 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开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研讨会现场,来自多家特殊教育机构的学生作品精彩亮相。绘画、剪纸、非遗刺绣等多种类型的作品吸引了众多非参会人员驻足欣赏。一位到徐州旅游的游客不禁感慨:“都是残疾人学生做的吗?做的真好啊!”

共识凝聚:美育不是培养艺术家

特殊教育美育的核心在于“以美启智、以美润心、以美融社”,而并非培养专业艺术家。这一观点在与会的多位特教专家和一线教师的现场报告中被反复提及。

香港基督教中国布道会圣道学校校长林家仪在现场讲座时以一张双关图开场,她说道:“无论你看到的是什么,都是对的。在美育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尊重特殊孩子们对美的看法。要清楚,美育教学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唤醒他们的感知力,激发对美的创造力。”

在会议首日特别设置的课堂展示环节,两节别具一格的美育课程直观地展现了美育教学对残疾人学生的良好效果。

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娄佳佳老师执教的唱游与律动课《瑶族舞曲》,通过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在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提升听觉、认知、语言、动作和沟通交往能力,让学生用肢体去感知节奏的魅力。

1. 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开启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刘天悦老师执教的绘画与手工课《虎头帽》以民间传统工艺虎头帽为主题,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运用任务驱动法、对比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虎头帽的造型、色彩、触感等特点,并通过艺术实践,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虎头帽。在展示评价环节,学生通过走秀、自评、互评等方式,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美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手工技能和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校长王龙利表示:“在我们的美育课堂中,老师们会根据不同孩子的状况引导他们认识美、感知美,进而创造美、表达美,整个过程最终能赋予学生表达自我、连接社会的可能性。”在王龙利看来,美育不仅是艺术技能的培养,更是生命潜能的唤醒,是课堂教学的创新,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

直观的教学实践范例让不少与会者感触颇深。一位一线特教老师表示:“美育给了特殊孩子们打开世界的新钥匙,它绝不是要培养艺术家,对于特殊孩子而言,是让他们在感知美的过程中,重塑对生活的信心,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

实践创新:美育也要与时俱进

研讨会上,来自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探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张强介绍了学校的“三维赋能”美育探索与实践。通过打造特殊学生艺术发展平台、开发校本课程、加强师资培训等举措,推动特殊教育美育发展。

江苏省无锡惠爱实验学校校长康立为分享了“惠爱大美育”视域下学科融合助力特殊学生艺术成长的实践探索。学校的美育课程体系将康复、审美、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依托基地建设,促进特色课程发展。

徐州市铜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校长王龙利介绍了学校“乐动成长,以美育人”的实践成果。学校结合特殊学生认知特点和地域特色,打造了涵盖鼓、舞、剧、绘、壶、龙狮等丰富内容的艺术课程体系。通过深耕非遗传承,学校的特色项目屡获佳绩,学生在各类艺术表演和体育比赛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美育唤醒学生潜能、实现生命价值重构的力量。

在关于美育赋能特殊教育多元模式的讨论中,不少与会者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经验与建议。在课程建设上,除了传统的音乐、美术课程,专家认为应挖掘戏剧、书法等特色课程,同时进一步拓展美育课程的边界,例如将自然美育纳入其中。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成为常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专家认为拥抱科技发展,帮助特殊学生突破学习障碍已成大趋势。

在会场展示区,南京怡享康健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音小圈”吸引了众多参会人员的关注。该公司常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产教融合基地与合作伙伴,美育在特殊教育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们以特需学生发展为起点,以改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为核心,聚焦特殊教育美育的需求,开发了‘音小圈’音乐教学资源平台和‘美小圈’绘画与手工课程资源。”这种通过科技辅具辅助美育特教老师,提高美育教学质量的方式,为在场的特教人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

作为全国首次特殊教育美育会议,此次研讨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它不仅为特殊教育领域的美育创新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促进了各校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更为特殊教育美育政策落地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有力推动了特殊教育美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实现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介绍了全国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的情况,阐述了美育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核心并非培养艺术家,而是以美启智等。同时分享了各地在特殊教育美育方面的实践创新经验,此次研讨会为特殊教育美育发展搭建了平台,推动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助力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181.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7
下一篇 2025-0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