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展开,先介绍了青藏高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接着说明该书回答了高原生命如何随环境变化发展的问题,阐述了作者以科研态度做科普的呈现内容,还提及作者进藏考察经历、书中穿插的科考故事和人生感悟,以及作者绘制插图的特色,最后强调青藏科考的意义。
在珠穆朗玛峰北侧,有着距今约2.6亿年的二叠纪舌羊齿及其叶片的复原景象。这种植物可是典型的南方冈瓦纳大陆植物,其植株相当高大,可达6米之高。此图由吴飞翔所绘,它被选入了《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这本书中。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毫不吝啬地将众多响亮的名号赋予青藏高原。它被称作“世界屋脊”,宛如大地高耸的脊梁,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被赞为“亚洲水塔”,那巨量的冰川储备,是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活水,滋养着广袤土地上的亿兆生灵;还被称为“地球第三极”,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极端的环境条件,成为地球上不可忽视的存在。它的确担得起这些美誉。全世界所有的14座8000米级山峰都囊括在青藏高原的范围内,它们绝世独立,直插云霄,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大自然的雄浑与壮丽。这里的巨量冰川,是大自然馈赠给亚洲的宝贵财富,它们源源不断地为长江、黄河、恒河等众多大江大河提供水源,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而且,青藏高原的强势崛起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经,它让西进的长江掉头东去,改变了中国的水系格局;同时,它激发出东亚季风,让曾经干旱荒芜的华南荒原沙漠变成了如今的鱼米之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与它对外围地区产生的巨大影响相比,青藏高原本身的变化似乎更加剧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命是如何踏着环境变化的鼓点,一步一步艰难而又顽强地走到了今天呢?
《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吴飞翔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就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青藏高原是地质活动的伟大产物,大自然以其鬼斧神工般的伟力在这里改变了海陆的分布。大陆之间的激烈碰撞使得古海逐渐消亡,地壳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变形与褶皱,从而造就了雄伟的山脉。曾经的海底,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逐渐崛起,成为了如今的雪山之巅。无数的生命传奇就如同被折叠在一部由千万层岩石摞成的时间之书里,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和探索。
作者以严谨的科研态度进行科普创作,凭借科学翔实的资料和流畅自然的笔触,为我们全景式地呈现了青藏地区2亿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这里从曾经的海洋逐渐演变成陆地,从温暖湿润的低地变成了高冷的冰缘地带。同时,它的生态也经历了巨大的转换,从“史前海怪的领地”,变成了“热带动植物的乐园”,再到“冰期哺乳动物的摇篮”,最终成为了人类的定居地。
作为青藏科考一线的实践者,作者自2009年以来数十次踏上进藏考察的征程。他还担任领队,在高原的各个地方开展野外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搜集和整理了很多珍贵的科考史料,青藏科考已经成为他人生阅历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介绍古生物知识的同时,作者在书中巧妙地穿插了不少动人的科考故事和朴素的人生感悟。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一窥不同时代科考队员的工作状态,感受到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执着,以及他们待人处世的真挚情感。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有另一个鲜明的特色。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上的美感,作者亲自绘制了大量化石标本素描和古环境复原图。在科普图书领域,由研究者亲手绘制科学插图的尝试并不多见。这得益于作者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长期锻炼,在他的科研成果中,常常有大量细致再现化石标本精微解剖结构的手绘插图。这些插图不仅高效地呈现了科学细节,让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生物的特征,也为学术论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美感。从本质上来说,科学和艺术原本就是一家,它们可以相互成就,这一点在古生物学领域体现得尤为突出。作者对古生物学的魅力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这可能就是他以“发现化石,发现美”一章作为结尾的原因吧。
从作者第一次进藏开始,我们就仿佛跟随他一起在高原上跋涉攀登。那些艰苦卓绝的科考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科研工作的不易;苍凉壮美的天地奇观,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让我们了解到了这片土地上独特的文化;尤其是激动人心的化石发现,更是让我们对生命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经历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记忆。我们希望这样不同寻常的经历,能够为广大读者认识青藏高原、认识科学、认识古生物,提供生动鲜活的第一手叙述。
从更大的意义上讲,我们努力追溯生命伴随高原的生长而演化至今的历程,也是在重述一个事实:在人类出现之前,无数的生命曾在高原轮番登场。在自然选择的铁律之下,总有一些幸运儿能够找到自己的出路。作为自然界唯一能够回望历史、审视自身、展望未来的物种,我们人类一定可以在生命的历史里得到启迪,并运用我们的智慧,确保这个和人类命运与共的大自然有一个可预见的、美丽的未来。这,就是青藏科考的意义所在。
本文围绕《山海折叠:青藏高原的生命史诗》展开,介绍了青藏高原的重要地位与影响,阐述了该书对高原生命演化问题的解答,展现了作者以科研态度做科普、穿插科考故事与人生感悟以及绘制插图等特色,最后强调了青藏科考对人类认识自然和确保大自然美好未来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