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加速回迁安置,让“城中村”变身“城中景”

本文聚焦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和回迁安置工作,通过列举多个安置小区交付的实例,展现了杭州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阐述了相关的计划和举措,包括推进项目数量、提升建设质效等,强调了这项工作对发展和民生的重要意义。

在杭州这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随着春天的脚步,一个个令人欣喜的安居消息如同春日里涌动的潮水,不断传来。

西湖区翠苑街道影翠华庭安置房顺利完成交付,102户居民怀着激动的心情,正式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他们将在这崭新的家园里,开启人生新的旅程。萧山区宁围街道宁新村潮遇宁新里安置小区也是一片热闹景象,小区内布置得焕然一新,700户家庭在这里实现了多年来的新居梦想。还有萧山区城厢街道湖头陈社区风彩苑安置小区,同样完成了交付任务,共交房1001户,2580套房源全部迎来了新主人。

这些温馨而幸福的“回迁”画面背后,是杭州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回迁安置工作的生动实践。

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回迁安置工作的进程。这不仅有助于扩大内需、稳定投资、促进消费,更能不断消除城市建设与治理过程中的短板,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据悉,今年全市计划推进3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计划新开工21个安置房项目,预计实现4万余套安置房建设竣工,全力推动回迁安置工作提速。

杭州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先谋后动的原则,以高水平的“城改”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全新的空间。

据了解,在本轮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杭州明确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因地制宜、系统改造的方针。相关部门在充分摸清基数底数、进行扎实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精心编制了“一区一规划”“一村一方案”,明确了“拆除重建、综合整治、拆整结合”的改造模式,引领土地利用、文化保护、产业转型等工作同步实施。

在提升建设质效方面,杭州致力于让更多的“好房子”出现,让回迁居民能够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享受更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近日,临平区星桥街道的重点回迁安置项目——星琮·宋韵里小区正式交付使用。周杨社区的124户回迁居民终于顺利领到了期待已久的新房钥匙。走进这个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其简约灰白的外立面,环绕小区的彩色跑道,以及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的绿化景观,整个小区“颜值”颇高。在交付现场,居民们纷纷赞不绝口。“我们小区的环境、质量都非常不错,一点儿不比旁边的商品房差。”“小区名字也很有文化底蕴。”“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太满意了,准备开始装修,争取年底能搬新家。”从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美好期待。

不久前刚完成交房的潮遇宁新里安置小区,是萧山区宁围街道宁新村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该小区的建设品质也获得了回迁居民的高度好评。“没想到建得这么好,视野开阔,景观也好!”交房现场,居民沈老伯领到两套房子的钥匙后,喜滋滋地跟老伴一起去看了新房,还开始谋划起房屋装修的细节。据了解,该小区户型设计秉持实用方正的原则,巧妙地融合了景观元素,尽可能地让每户人家都能享受良好的景观视野,大大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

城中村改造和回迁安置工作,一头紧密连着城市的发展,另一头则深深牵挂着民生福祉。

杭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我们将持续答好城中村改造这道城市更新中的‘必答题’,办好回迁安置这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心头事’。从实际出发,有序实施改造工作,按需推进多元化的回迁安置模式,助力提升城市能级、改善人居品质、推动产业变革,让更多的‘城中村’成为‘城中景’,让群众切实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得到实惠。”

本文围绕杭州的城中村改造和回迁安置工作展开,介绍了多个安置小区交付的成果,阐述了杭州在城改中的计划和举措,包括推进项目数量、提升建设质效等。强调了这项工作对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杭州致力于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决心。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655.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28
下一篇 2025-03-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