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员们的艰辛巡护过程,展现了该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巡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队员们守护无量山的决心。
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呈现出令人惊叹的丰富景象。当你漫步于这片高山密林之中,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浓密的树荫将阳光几乎完全遮挡,只留下斑驳的光影洒落在铺满落叶的地面上,那厚厚的落叶宛如柔软的毡毯。而那些古木奇树,更是以它们千姿百态的模样让人应接不暇。有的树干粗壮得几人都难以合抱,有的树枝则蜿蜒伸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且,在沿途的每一处角落,都能发现动物们留下的痕迹,新鲜的粪便以及它们觅食时留下的印记,都在无声地宣告着这片森林的活力。
然而,巡护队员们所面临的路途却是异常艰难。林下的地面被腐烂的树叶、缠绕的藤蔓以及茂密的野草层层覆盖。这里的地面不仅松软,而且十分湿滑,每踩上去一步,虽然感觉柔软,却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有些小路紧贴着陡峭的山坡,宽度仅仅只能容下一只脚,而坡下便是深不见底的沟壑,队员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才有可能勉强通过。更有一些看似粗壮的树木,当队员们想要借力时,却发现它们早已内部腐朽,脆生生地就断了。还有几近垂直的悬崖,队员们只能紧紧地抓住树根,并且依靠队友的相互帮助,才能够艰难地通过。
在巡护的过程中,森林管护员李太云就像一个移动的“生物百科全书”。他一边走着,一边向大家介绍着沿途发现的生物。“看,这是岩羊的粪便。岩羊属于牛科斑羚属羊类,它的粪便外形和山羊的粪便十分相似。”“这是赤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麂子,它的体形、便便和山羊的差不多。”“瞧,这是白鹇的尾羽,雄性的白鹇非常漂亮,又被称为‘林中仙子’。”“还有这棵茶果樟,它分布在2300至2400米的海拔带内,数量十分稀少……”
历经6个多小时的艰辛跋涉,终于,在傍晚时分,巡护队员们来到了当天的目的地——景东县锦屏镇黄草坝监测站。此时,天边的余晖渐渐淡去,一天的巡护工作也圆满结束。
参与巡护工作的芹菜塘管护站站长赵贤坤表示,近年来,无量山上偷采盗猎等行为已基本绝迹。这无疑是巡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
通过这次深度巡护,队员们纷纷感慨,无量山是西黑冠长臂猿的乐园。他们一致表示,要继续携手共进,一同守护好无量山,让无量山持续向世人展示一幅人猿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本文通过描述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员们艰难的巡护过程,展现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巡护工作虽艰辛,但成果显著,偷采盗猎行为基本绝迹。队员们决心守护好无量山,维持人猿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