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平珍一行于3月25日赴尧都区屯里镇、土门镇,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储备区及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开展实地督导调研的情况,包括调研方式、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求,还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最后指出此次调研为尧都区耕地保护工作明确了方向。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严格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扛稳扛牢耕地保护的政治责任,在3月25日这一天,山西省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平珍带领着一支调研队伍,奔赴尧都区屯里镇、土门镇。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储备区以及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展开实地督导调研。
调研组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先后深入到屯里镇梁村、土门镇燕家庄和景家庄等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以及耕地流出整改图斑地块。在现场,他们采取了多种严谨细致的调研方式。一方面,进行现场踏勘,实地查看土地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开展数据比对,将现场情况与相关数据进行精准核对。此外,还与当地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广泛收集信息。通过这些方式,全面核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质量,并且逐地块查验耕地流出整改的成效。
在核查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比如存在非粮化种植的现象,部分土地没有用于粮食种植;设施农业违规占用耕地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劣质耕地被纳入了储备区。针对这些问题,调研组毫不含糊,现场就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他们要求属地相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立行立改,并且要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类似问题。确保储备区的划定能够符合“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优化”的严格要求。
王平珍在调研过程中着重强调,耕地保护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国之大者”,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和长远发展的大局。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必须时刻心怀“国之大者”的理念,以“长牙齿”的硬措施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情况进一步恶化。
具体来说,要聚焦源头治理,严格把好储备区划定的标准。对于那些存在非粮化、低质低效的地块,要坚决剔除出去,确保永久基本农田能够做到“划优、划足、划实”。同时,要强化系统思维,科学倒排工期,压茬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在整改的过程中,同步完善动态巡查、用途管制、责任考核等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杜绝耕地二次撂荒和用途反弹的现象。此外,还要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严守耕地红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资源支撑。
此次调研对于尧都区的耕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明确了工作方向,划定了实施路径。下一步,尧都区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切实的举措、更严谨的作风,筑牢耕地保护的坚固屏障,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工作中,展现自然资源部门应有的担当。
临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王平珍一行赴尧都区实地督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储备区及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调研中发现了非粮化种植等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强调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此次调研为尧都区耕地保护工作明确了方向,有助于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