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何坊街道“护路心安”模式,守护铁路沿线平安与心灵

惠民县何坊街道创新推出“护路 心安”综合治理模式,将铁路安全防护与居民心理服务相融合,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立体化平安建设新范式,解决铁路沿线居民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困扰,构建全民共治格局并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在惠民县铁路沿线社区,如今时常能看到心理咨询师与护路志愿者一同巡查的温馨场景,这已然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新风景。

今年以来,惠民县何坊街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护路 心安”综合治理模式。该模式巧妙地将铁路安全防护与居民心理服务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环境整治 + 心理疏导”“安全宣传 + 情绪管理”“科技护路 + 心理干预”这三重有力保障,成功打造出了立体化平安建设的新范式。

居住在铁路沿线的刘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感慨地说:“过去一听到火车鸣笛就心慌,如今不仅防护设施变得完善了,社区还专门开设了心理疏导课程,帮助我们排解焦躁的坏情绪。”惠民县何坊街道综治中心联合专业团队开展的“安全感知”调研结果显示,居住在铁路沿线的群众最为关注防护网破损、噪音、垃圾等问题。针对这些情况,何坊街道认真谋划,迅速实施了“隐患清零”行动。截至目前,已经累计清理沿线杂物、修复设施 5 处,增设智能监控 3 处,整改完成率达到了 100%。

在进行硬件升级的同时,“护路连心站”宛如一个暖心的驿站,发挥着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由心理咨询师、法律顾问、网格员组成的调解团队,每周都会来到“护路连心站”,开展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工作。他们成功化解了铁路施工噪音、房屋震动等问题纠纷 3 起。此外,为了更好地解决矛盾和问题,何坊街道推行了“双线调解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真正实现了“事心双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试点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效率提升了 40%,重复投诉率下降了 65%,切实有效地解决了铁路沿线居民的苦恼和烦心事。

为了构建全民共治的良好格局,街道创新推行了“安全知识 + 心理服务”宣教模式。“安心服务队”挨家挨户发放《家庭护路安心手册》,将铁路法规与心理测评相结合进行宣传,大大提高了群众对护路行动的知晓率,吸引了众多群众自觉参与到护路行动中来。街道还走进学校开展“童心护路”绘画比赛,活动吸引了 300 余名学生积极参与,在青少年的心中种下了“护路”的种子。同时,开展“护路达人”巡回宣讲活动,邀请优秀护路员讲述护路故事,通过心理沙龙的形式,分享从“担心者”到“守护者”的心理转变,让大家从平凡中发现护路的“光荣”。目前已有 6 户家庭获评“护路安心示范户”,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加入到护路行动中,形成了“邻里守望”的良好新风尚。

在长效机制建设方面,“护路安心”双保障体系成效十分显著。智能监控与 24 小时心理热线实现了“技防 + 心防”联动;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巡逻队兼具安全隐患排查和情绪疏导能力;应急演练同步配套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形成了“事态控制 + 心理安抚”的全流程处置机制。第三方测评显示,试点区域群众安全感达到了 98.7%,对心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 95.2%。

惠民县何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刘学松表示:“平安建设既要筑牢物理防线,更要构筑心理防线。”何坊街道将持续深化“铁路护路安心角”品牌建设,计划今年实现铁路沿线社区心理服务站点全覆盖,让铁轨延伸之处既有安全防护网,更有人文关怀桥。

惠民县何坊街道创新的“护路 心安”综合治理模式,通过硬件升级、矛盾化解、全民宣教和长效机制建设等多方面举措,将铁路安全防护与居民心理服务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铁路沿线居民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困扰,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平安建设打造了新的典范,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扩大心理服务覆盖范围。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6907.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28
下一篇 2025-03-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