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 - 2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举行的《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的江苏探索》项目启动暨研讨活动。活动中介绍了项目情况,多位教育人士分享经验与见解,最后各市代表分组研讨,为项目推进注入新动力。
3月27日下午,一场意义非凡的活动——《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的江苏探索》项目启动暨研讨活动,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怡康街分校盛大举行。校园里热闹非凡,各市、区的专家以及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共同为初中困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出谋划策。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启动的相关情况。随后,还邀请了相关试点学校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大家畅所欲言,氛围十分热烈。
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黄文广在活动的致辞中,深刻地指出了该项目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他表示,这个项目就像是一束光,能够帮助困境学生重新树立信心,让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地向前迈进,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且,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它有利于深入推动教育公平,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教育服务,解决家庭、学校和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黄校长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建议,他希望能将此项目延伸成师德建设项目,把解决困境学生问题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国,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校本课程解码
如何从“困境”到“幸福”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的秦德斌主任,在活动中向嘉宾们介绍了职业学校与初中学校携手合作,共同支持初中困境学生发展的宝贵经验。秦主任以“以手启心:非遗选修课为困境学生铺就的成长暗线”为主题,生动地讲述了学校将非遗课程当作疗愈困境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学校通过定期为困境学生开展非遗体验课程,还与中小幼学校合作推广非遗课程等方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脱困”有标志
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南京市第五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正高级教师杨静平,向嘉宾们介绍了心理健康七阶段论与教育对策。她通过一个个丰富的案例,向大家清晰地展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方式方法。杨主任强调,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做到优化生态系统、满足成长需求、及时镜映。最后,她呼吁大家,关注心理健康更需要做到“效仿圣贤,走正道,活出丰盛、喜悦、富足的样子”。
培养“小老师”加大帮扶,
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
江阴市夏港中学校长贲可敬围绕“让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的主题,分享了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的夏中实践。贲校长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看见”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要“看见”学生的知识盲区与盲点,助力学生成长;要“看见”学生的生活需求缺口,汇集孩子成长的资源;“看见”学生人际交往中面临的困境,为学生搭建沟通的桥梁。贲校长表示,学校以“看见”为笔,构建了以“认定、心理、学业、经济、社交、研究、保障”为主题的支持困境学生发展的知识系统。而且,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持续关注困境学生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革其知识体系。
3月28日,江苏各市代表展开了分组研讨。此次研讨活动成果丰硕,不仅展示了支持困境学生成长项目的现阶段成果,更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实践经验与具体做法,为项目的进一步展开注入了新的动能。正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所说,“未来各中小学要坚持以手启心,为实现初中困境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扎实前行。”
3月27 - 28日《支持初中困境学生成长的江苏探索》项目启动暨研讨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上介绍项目情况,多位教育人士分享支持困境学生成长的经验与见解,最后各市代表分组研讨为项目注入新动力,未来中小学将继续为困境学生成长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