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采访活动首站走进湖北鄂州,记者在当地综治中心感受到多元共治化解基层矛盾的生动实践。重点介绍了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志愿服务中心负责人余巧及其团队服务村民、调解矛盾的经验,以及鄂州推广“茅圻余巧工作法”为基层平安建设注入新活力的情况。
3月26日,“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三期采访活动首站踏入湖北省鄂州市。在这里,从网格员到调解员,从专业力量到群众智慧,多元共治的生动实践在综治中心落地生根。“一站式”服务模式如同一个温暖而高效的港湾,为居民化解着基层的矛盾纠纷。这一鲜活的场景,被3月27日的荆楚网如实记录并报道。
采访团来到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志愿服务中心时,一眼便看到“有事有烦恼,随时找巧巧!”这句暖心的标语醒目地印在余巧的个人明信片上。多年来,余巧已经成为鄂州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一块熠熠生辉的招牌。
深入分析梳理“巧巧工作室”的经验,会发现其中处处蕴含着“巧劲”。
采访团在巧巧工作室志愿服务中心(图源:荆楚网)
据此前媒体报道,“巧巧工作室”的成员们就像村民生活中的贴心管家。他们会细心地为村民修水管,让清澈的水流重新畅快地流淌;会耐心地帮村民维修家电,让家中的电器再次正常运转;甚至还会积极地帮村民找工作,为他们开启新的生活篇章。余巧曾真诚地说:“正是因为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帮助村民,村民待我们就如同亲人一般,所以他们就愿意在调解过程中听我们劝说。”这番话语,道出了村民信任他们的真正原因。
余巧的行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得到了高度肯定。她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湖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诸多荣誉称号。而她所在的茅圻村,也在这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推动下,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近年来,在鄂州市委政法委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梁子湖区坚持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他们着眼于小事不出村的目标,大力推广“茅圻余巧工作法”。在全区各个村设立巧巧工作室,以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和更加贴心的服务,为基层平安建设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小网格”里蕴含的温暖和“大治理”带来的显著成效。
在基层治理的道路上,“巧巧工作室”成员们秉持着自己多跑路,群众就少走路的理念;以对待亲人般的热忱服务群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这些看似巧妙的经验,实则并不神秘,其核心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
本文通过报道“荆楚政法基层行”走进鄂州的采访活动,展现了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志愿服务中心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余巧及其团队以小事为切入点服务村民,赢得信任,其经验得到推广,为基层平安建设注入活力,强调了走好群众路线对基层治理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