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广东科学中心“逐梦星辰”与“探秘海洋”两大新馆盛大开放的消息,详细阐述了两个新馆的主题、展项内容、创新的展陈设计技术,以及面临的难题,还提到了展览深挖的本土地域特色和珍贵的展品。
自古以来,星辰与大海便是人类探索与梦想的两大永恒主题,它们如同神秘的召唤,不断激发着人类的勇气与智慧。就在3月28日,由广东科学中心精心筹备打造的“逐梦星辰”与“探秘海洋”两大全新展馆,正式盛大开放,宛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在科学的天空中闪耀。
广东科学中心主任卢金贵介绍道,此次开放的两个新展馆意义非凡。它们以沉浸式体验为舟,以科学精神为帆,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海洋的神秘深邃精心编织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图景。两个展馆展览总面积达400平方米,通过108件丰富多样的展项,为观众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的科学探索之旅。
广东科学中心研究设计部梁皑莹研究员进一步介绍,“逐梦星辰”馆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主线,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从宇宙奇点那最初的神秘瞬间,到璀璨神秘的星海;从古人裸眼观天的质朴探索,到如今利用观天重器的精准观测;从人类挣脱地球引力的伟大尝试,到冲出大气层迈向宇宙深处;从星际航行的大胆设想,到建造太空家园的美好憧憬,全方位展示了人类在宇宙征程中的一次次探索与超越。该展馆通过“超越认知”“超越天际”“超越星系”与“超越未来”四个展区,深刻揭示了人类在认知、技术、价值观等不同维度上的不断突破。在这里,观众能感受到人类探索求真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大家用实际行动去追逐梦想、探索未知、创造未来。
“探秘海洋”馆则以“人类认知和探索海洋的演进过程”为线索,从“多维”与“立体”的双重视角,深入挖掘海洋的奥秘。它不仅揭示了海洋复杂的演化历程、独特的理化性质与地质特征,还展现了海洋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通过数字交互技术,让公众能够与深海一号、雪龙二号极地科考船、中山大学号科考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进行深入互动,仿佛置身于海洋探索的第一线,充分领略海洋的浩瀚与神秘。
在此次展馆设计中,广东科学中心在展陈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两大展馆综合运用大型数字媒体、全息投影、动作捕捉、虚实融合等前沿技术,采用跨域多元展示手段与技术,用最新科技手段构建起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认知新场域,为公众更生动讲好科学的故事。
以“逐梦星辰”馆的“星际漫游”展项为例,这是一个由影像和光影组成的360度全包围的沉浸空间。当观众踏入其中,仿佛瞬间穿越到了美丽神奇的星空宇宙中。在这里,观众可以邂逅璀璨的星座,仿佛置身于星座的怀抱;可以沐浴梦幻的流星雨,感受那划过天际的浪漫;可以穿越绚丽的星云,领略宇宙的斑斓色彩;可以与神秘的星体嬉戏,仿佛与宇宙精灵互动;还可以跳进深邃的黑洞,体验未知的神秘。通过动作捕捉和识别技术,观众还能与不同的星体互动,深入了解恒星的演化过程,甚至在引力场中与黑洞发生碰撞,体验时空扭曲的奇妙感觉,这极大地激发了观众对宇宙、时空、星体等的强烈探索欲望以及崭新认知。
“探秘海洋”馆的“数字海洋生物”展项同样精彩。它融合大型数字交互媒体与镜面无限反射手法,打造了一个全数字构建、全场景再现、全感官联动的沉浸式海洋秘境。观众步入数字海洋空间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海洋世界,可以身临其境欣赏滨海沙滩的美丽风光、浅海珊瑚的绚丽多彩、深海暗礁的神秘莫测以及极地冰海的寒冷壮观等多元生态场景。并且,通过手势感应、墙面触控与地面互动等体验方式,实现与虚拟海洋生物的超现实互动。这场体验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海洋生态视觉冲击,还能让他们深入了解各类海洋生物及其栖息环境,仿佛身处别具一格的“巨型”水族箱。
广东科学中心研究设计部部长黄亚萍研究员表示,“在用科技手段讲好科学故事的过程中,技术整合与多系统协同运作是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何将不同的展示技术如数字媒体、互动装置、活体、标本、模型等无缝结合,确保它们协同工作而不冲突;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无限的感觉,营造逼真的体验环境;如何做到内容真实性与艺术表达的平衡,既要科学准确又要吸引观众,对展馆的研究设计团队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还深挖本土地域特色,生动呈现地域创新成果,深入解码岭南自然生态密码,为展馆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展览结合广东海洋事业发展实际,精心策划了“广东海洋”与“红树林”等展项。其中,“广东海洋”全方位介绍了广东海洋科技与经济发展状况、未来蓝图规划,并展示了广东14个沿海城市独特的自然风光、地域科学技术成就与文化特色,让观众对广东海洋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红树林”展项则聚焦于广东沿海地区独具特色的红树林自然景观,深入阐释其生态特性与重要性,旨在增强观众的环保意识,让大家认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展馆内陈列的4只海龟标本特别引人注目。它们系由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提供。该自然保护区叶明彬研究员介绍:“这4只海龟标本包括绿海龟、蠵龟、玳瑁、棱皮龟四个品种,是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外展出海龟品类最齐全的一次。其中,棱皮龟是迄今为止地球上体型最大、唯一能到北极地区活动的海龟,其标本极为稀少,在探索海洋古生物起源和演变方面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将这些极具科研和科普意义的海龟样本落户到广东科学中心,也是为了能让标本充分发挥其科研教育价值,为公众提供一个学习了解海洋‘活化石’的平台和窗口,通过现代化展陈设施,更好地普及海龟的形态结构特征和海洋生态保护知识。”
除了珍贵的海龟标本,展馆内还展出了珊瑚标本、海底矿物标本、地层岩石标本,以及贝类标本等,还有珊瑚及鱼类活体。这是广东科学中心第一次将这么多真实标本以及海洋生物活体(鱼类和珊瑚等)进行集中展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丰富多样的海洋科普盛宴。
本文介绍了广东科学中心“逐梦星辰”与“探秘海洋”两大新馆开放的情况,详细说明了两馆的主题、展项、创新展陈技术以及面临的难题,还突出了展览的地域特色和珍贵展品。此次新馆开放为公众提供了沉浸式的科学探索体验,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海洋的探索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大家的环保意识。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