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震荡,债券基金却提前“满员”,后续有何看点?

本文聚焦债市调整背景下,债券基金频现“爆款”产品这一现象,介绍了大成基金等机构新发债券型产品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并引用东方金诚和嘉实基金的观点对债市后续走向进行分析。

在当前债市持续调整的大环境下,债券基金领域却呈现出一番别样的热闹景象,频频出现“爆款”产品。日前,大成基金、宏利基金等专业机构新发行的债券型产品,在认购时间内就迅速达到了募集规模上限,不得不提前结束募集。

3月24日,大成基金正式发布公告。旗下的债券型产品大成元鸿锦利,于2025年3月12日开始进入募集阶段,原本设定的募集期是从2025年3月12日一直到2025年3月27日。然而,根据相关的募集约定,公司最终做出决定,提前结束本基金的募集工作。认购截止日提前至2025年3月26日,从2025年3月27日(含当日)起,便不再接受投资者的认购申请。从发售公告中可知,这只二级债基专门设置了60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的募集规模上限。目前,该基金的募集规模已经顺利达到了60亿元,所以提前结束了募集。

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两只利率债基金也因为募集规模接近60亿元的募集上限,而不得不提前结束募集。其中,3月20日成立的大成景苏利率债,募集规模高达59.90亿元,它也是3月份成立的新基金中规模最大的一只。紧随其后的是3月19日成立的宏利悦利利率债基,其募集规模为59.66亿元。

对于债市后续的走向,专业机构东方金诚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受监管密切关注长债利率变化以及宽松预期推迟等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债市强势上涨的动力明显不足。长债收益率预计会在1.8%至1.9%的区间内波动。在短端利率方面,近期大规模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缴款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再加上跨季因素的扰动,央行可能会继续精准地呵护市场的流动性。预计资金面将维持平衡的态势,不过资金价格可能仍然会偏高,这将会限制短端利率的下行空间。

嘉实基金则持有不同的观点,其认为当前债市或许更多的是处于一个重新积蓄力量的过程。同时,债市的调整幅度已经比较大了,部分机构已经重新加大了买入的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市场的重要稳定器。未来债市修复的逻辑大概率是资金利率率先企稳或者下行,存单和短端信用债的确定性相对更高,长端的弹性则更大。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更多地关注存单基金、短债基金的投资机会。

本文围绕债市调整时债券基金“爆款”频现的现象展开,介绍了大成基金等产品提前结束募集的情况,同时呈现了东方金诚和嘉实基金对债市后续走向的不同看法,为投资者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信息。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410.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29
下一篇 2025-03-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