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与国际组织齐发力,共援缅甸地震灾区

缅甸发生7.9级强烈地震后,死亡和受伤人数众多,缅甸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周边国家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纷纷伸出援手,同时美国、澳大利亚等部分国家也表达慰问并将提供援助。此外,联合国、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也紧急动员,为缅甸灾区提供救援资金和物资等支持。

当地时间3月28日中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缅甸中部地区,里氏7.9级的强烈地震如一头凶猛的野兽,无情地肆虐着这片土地。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让无数房屋瞬间倒塌,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缅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于29日发布的消息令人痛心不已。截至目前,这场地震已导致1002人不幸遇难,2376人受伤,还有30人失踪。面对如此惨痛的灾情,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于28日通过媒体发表讲话,言辞恳切地呼吁各国、各组织和民众能够对缅甸地震灾区施以援手,提供必要的援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缅甸的灾情迅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周边国家纷纷伸出了温暖而有力的援手。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时(北京时间8时30分)左右,一支满载希望的队伍抵达了缅甸仰光国际机场。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他们带着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先进的应急救援物资,马不停蹄地奔赴灾区。这些物资就像是一把把开启生命希望之门的钥匙,将在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多国与国际组织齐发力,共援缅甸地震灾区3月29日,蓝天救援队的车队也从云南瑞丽口岸进入缅甸展开救援行动。他们如同勇敢的战士,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战斗中。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在28日发表的声明中,表达了对缅甸中部强震“深表关切”,并明确表示马来西亚愿意为缅甸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展现出了友好邻邦的担当。

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也第一时间向缅甸表示了慰问。他在28日晚些时候通过社交媒体坚定地表示:“印尼随时准备为缅甸灾区的恢复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这份承诺,让缅甸人民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的温暖。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于28日通过社交媒体向受地震影响的人们表达了诚挚的慰问。新加坡外交部一名发言人透露,民防部队已经做好充分准备,可派遣“狮心行动”救援队伍协助缅方开展搜救和救灾工作。同时,新加坡红十字会也承诺提供15万新加坡元(约合11万美元)的救援资金,为灾区重建注入了资金动力。

多国与国际组织齐发力,共援缅甸地震灾区这是3月28日在缅甸曼德勒省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佛塔。曾经庄严宏伟的佛塔,如今已变得破败不堪,仿佛在诉说着地震带来的伤痛。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在28日对灾后局势表达了深切关切,并表示印度随时准备为缅甸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展现出了大国的责任与胸怀。

除了周边国家之外,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欧洲联盟也纷纷向缅甸表达了慰问之情,其中部分国家明确表示将为缅甸提供援助,让缅甸人民在灾难中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关爱。

在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中,国际组织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紧急动员起来,为缅甸灾区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28日的记者会上郑重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全力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及时有效的援助。

多国与国际组织齐发力,共援缅甸地震灾区3月28日,受灾民众在缅甸内比都接受救治。医护人员们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联合国分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宣布,已从联合国中央应急基金中初步拨款500万美元,用于支持缅甸的灾后救援工作。这笔资金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希拉·马修表示,该机构的仓库内储备了大量即食食品,“随时准备根据需要作出反应”,确保受灾民众能够有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命。

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鉴于缅甸强震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对生命和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卫组织已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全面协调地震救灾工作。

多国与国际组织齐发力,共援缅甸地震灾区这是3月28日在缅甸内比都拍摄的地震后受损的建筑。曾经繁华的街区,如今已变成了一片废墟,让人触目惊心。

哈里斯还透露,世卫组织已启用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物流中心,“重点调集创伤救治设备和外固定支架等医疗物资,因为我们预计会有大规模受伤人员需要救治”。同时,考虑到地震可能对缅甸医疗卫生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世卫组织还将着力确保基础药物的供应,为受灾民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详细介绍了缅甸发生7.9级地震后,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缅甸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后,周边多国及部分其他国家纷纷表达慰问并提供援助,同时联合国、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也紧急动员,为缅甸灾区提供资金、物资等多方面支持。体现了在灾难面前,国际社会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精神。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512.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29
下一篇 2025-03-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