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移动 2024 年财报中政企市场部分,通过对比 2023 年数据,分析了政企市场存在的应收账款积压、坏账风险增大、利润率低下等问题,并延伸至三大运营商整体政企市场的发展困境,最后提出了发展政企业务的建议。
近日,中国移动公布了 2024 年财报,其中政企市场的相关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市场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如应收账款积压严重、坏账风险持续攀升以及利润率低下等,宛如一只只“拦路虎”,给整个行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这些问题。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 年度,中国移动政企客户欠款高达 818 亿,坏账准备达到 290 亿。而在 2023 年度,中国移动面向政企客户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 530.70 亿元,坏账准备为 178.5 亿元。
这意味着,与 2023 年度相比,中国移动面向政企客户应收账款账面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增加了 287.3 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 54%;坏账准备一年时间里增加了 111.5 亿元,同比增长 62.5%。如此迅猛的增长态势,着实令人担忧。
那么,这些数据的大幅增长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与个人市场业务不同,运营商的政企项目通常采用“先服务后付款”的模式。更有甚者,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拿下项目,运营商往往无奈地对部分政企客户采取宽松的信用政策,或者延长账期,以此来扩充市场份额。然而,这些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扩大业务规模,但无疑也增加了企业应收账款积压、坏账扩大等风险。
与此同时,在 2024 年度,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收入达到人民币 2,091 亿元,同比增长仅为 8.8%。但应收账款账面和坏账准备的增速却都已突破 50%。在这种情况下,利润率低下也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
自 2023 年之后,三大运营商政企市场在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实早已暗藏危机。三家运营商均出现了收入增速变缓、项目欠款难收、坏账规模扩大、盈利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如同乌云一般,笼罩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由此可见,三大运营商在发展政企业务时必须要保持谨慎。不能像对待基础业务那样,简单地认为“跑马圈地”就是好的,以为占住了市场就一定会有收益。实际上,政企项目的资金来源和回款情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年有拨款,明年就不一定有;今年立了项,明年也不一定能回款。所以,运营商还是要以项目能赚钱为导向,坚决避免去低价“抢占市场”,对于那些有风险的项目,干脆不要去投标。
本文通过对中国移动 2024 年财报中政企市场数据的分析,揭示了三大运营商政企市场存在的应收账款积压、坏账风险增大、利润率低下等问题。指出三大运营商在发展政企业务时应保持谨慎,以项目盈利为导向,避免盲目扩张和低价竞争,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