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前沿技术照亮残疾人美好未来,聚焦科技助残: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展开,介绍了该论坛的举办情况、主题、领导致辞内容,阐述了科技助残的重要意义和成果,还公布了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和多项创新案例。

在3月29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盛大举行。值得一提的是,这可是中关村论坛在今年首次设立的残疾人领域平行论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前沿技术照亮残疾人美好未来,聚焦科技助残: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当日,现场气氛热烈。此次论坛以“科技有爱,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和相关人士参与。与会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展开了深入探讨。大家共同思考如何通过助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让残疾人能够享有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在致辞中指出:“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正在全方位赋能残疾人。这些科技力量为残疾人跨越鸿沟、超越障碍、摆脱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实现‘平等、融合、共享’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据了解,我国拥有庞大的残疾人群体,数量达到了8500万。科技在改善残疾人功能、促进残疾人发展方面蕴含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中国残联计划财务部副主任刘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助残既是服务残疾人的重要措施,也是推动脑机接口、外骨骼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创新的重要应用场景。”近年来,科技助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残联与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这为加快助残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残疾人工作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和保障。同时,相关部门紧密围绕残疾人的科技需求和助残工作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助残科技的研发,并大力促进助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2025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前沿技术照亮残疾人美好未来,聚焦科技助残: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发布多项创新成果

在论坛现场,还发布了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名单和15项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活动现场公布的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名单包括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等9个地区。而发布的15项科技助残创新案例更是充分展示了助残领域前沿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这些案例不仅推广了成功经验,还促进了助残科技创新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其中,清华大学李路明团队自主研发的32通道植入式“人工脊髓”,已经完成了四例临床试验。这项技术可以帮助截瘫患者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站立和行走,为截瘫患者带来了重新站立的希望。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基于全自研国产语音大模型,集成语音转写、合成等关键技术,能够广泛用于听障群体的无障碍沟通与交流,让听障人士也能更加顺畅地与外界交流。昌平实验室刘河生团队的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pBFS),可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精细剖分个体大脑功能分区,精准解析脑环路,为脑功能疾病患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的相关情况,包括论坛的主题、举办背景、科技助残的重要意义以及现场发布的重点联系地区和创新案例等内容。此次论坛的举办及相关成果的发布,体现了科技在助残领域的重要作用,为残疾人的生活改善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科技助残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7939.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3-30
下一篇 2025-03-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