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一名乡村妇女李秀因与情人王军的不伦关系及矛盾,多次对王军投毒,归案后作虚假供述,最终经检察官引导侦查和补充调查,还原投毒真相,李秀被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四年的案件。
今晚九点半
在平凡的乡村里,有一位普通的乡村妇女
她陷入了一段不伦的情感纠葛之中
在矛盾与怨恨的驱使下,竟萌生出给情人投毒的可怕念头
被警方抓获归案后,她还试图通过作虚假供述来混淆视听,掩盖自己的罪行
然而,在检察官的不懈努力下,经过深入的引导侦查和补充调查
检察官精准地认定了投毒的次数以及她的主观故意
成功还原了整个投毒事件的真相
……
近日,经江苏省涟水县检察院提起公诉,涟水县法院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李秀(化名)有期徒刑四年。
庭审现场。
血液中检出鼠药成分
2024年5月21日,涟水县公安局接到一起报警。报案人焦急地称,其父亲王军(化名)正在淮安市医院急诊,医院检查发现王军体内竟检出了老鼠药成分。王军努力回忆近期吃过的可疑食物,心中怀疑是情人李秀下毒。
时间回溯到2021年底,47岁的李秀和57岁的王军在镇上热闹的集市摆摊时偶然相识。两人很快就发展成了情人关系,不过这段地下情从一开始就并不稳定。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军发现李秀的情人不止他一个,这如同晴天霹雳般让他愤怒不已。两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盛怒之下的李秀一气之下将王军“拉黑”。不甘心就此放手的王军多次找李秀求和,而李秀则提出好聚好散,但王军坚决不同意,甚至还对她当街辱骂并进行威胁。
2024年5月14日下午,王军和李秀一起逛街时,他突然流起了鼻血。王军以为只是简单的上火,并未在意。但随后的几天里,王军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相继出现了口腔出血、血尿等症状。
2024年5月16日傍晚,王军到当地卫生所就诊,然而病情并未见好转。5月19日,他转到市里一家医院住院治疗。医院怀疑是中毒所致,于是将王军的血样送往南京检验。检验结果显示王军的血液中含有溴鼠灵成分。
王军女儿焦急地询问他有无误食过老鼠药,得到否定回答后,她立即报了警。涟水县公安局迅速对该案立案侦查,王军向侦查人员回忆起几天前李秀曾给他喝过一瓶有点苦味的饮料,喝完当晚就出现了血尿症状。2024年5月22日,李秀被抓获归案,起初她承认了自己的投毒行为:“5月16日中午吃饭时,我在王军的饮料里放了5颗大概半粒米大小的老鼠药。”
投毒一次还是多次
因该案案情重大,涟水县检察院依法介入。检察官详细看完笔录后,心中不禁产生了疑惑:一是如果李秀投放的是颗粒状的老鼠药,此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王军饮用时应当感觉有异物,但其并未察觉到;二是王军于2024年5月14日起就有出血症状,投毒时间很可能早于李秀供述的“5月16日中午”。为此,检察官建议侦查人员补充侦查李秀手机中相关的电子证据。
公安机关经过补充侦查发现,案发前李秀曾在网上频繁检索杀鼠药、农药、头孢混酒是否致死以及潜伏期多久等问题。此外,她还在2024年3月网购过一瓶水剂杀鼠药。据此,警方判断犯罪嫌疑人的投毒行为可能不止一次。
“我知道你们查出来是老鼠药,我就没敢说5月16日放的其实是头孢。之前交代的颗粒状的老鼠药也是假话,是为了把几次投药混淆成一次,减轻罪责。”在谎言被戳破后,李秀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李秀第一次投毒时间是在2024年5月8日上午,她和王军约好自驾游,出发前她将网购的老鼠药和农药注入饮料中。二人碰面后,王军喝了李秀携带的饮料。当天下午返程后,李秀又独自购买了4瓶头孢粉,趁王军不注意将其中2瓶头孢粉掺入家中剩下的半瓶白酒中。晚饭时,王军喝了约二两掺了头孢的白酒。
同年5月16日上午,王军约李秀到家中吃午饭。李秀将感冒药片磨成粉,和头孢粉一起包好带到王军家。到了王军家,李秀看见桌子上有瓶喝了一半的饮料,就趁王军做饭之际,将事前准备好的药粉倒进饮料瓶中,在吃饭时让王军喝下,还劝王军饮酒,但王军中午有事未喝酒。离开时,李秀担心被人查到,找借口将饮料瓶带走,连同之前购买的老鼠药一并处理掉。
针对李秀的供述,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对李秀供述中提到的与王军之间的矛盾、投放几种药品的来源、投放时间与地点等事实,调取相应的购买记录、行程记录等证据,并询问有关证人。
经过仔细查证,李秀所述事实均有证据相互印证。2024年6月28日,涟水县检察院对李秀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主观故意是伤害还是杀人
2024年8月28日,涟水县公安局将李秀涉嫌故意杀人案移送涟水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犯罪嫌疑人于2024年5月8日就投了老鼠药,被害人在5月14日才出现症状,是否符合医理?”“头孢混酒的危害有多大?”检察官针对这起投毒案的事实认定难点听取专家意见。
“溴鼠灵是一种抗凝血杀鼠剂,它使体内凝血因子耗竭之后,才会出现症状,潜伏期一般在3天到5天,甚至7天以上。广为流传的‘头孢就酒,说走就走’说法虽然过于绝对,但头孢与酒精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也就是急性乙醛中毒,也有致死案例。”专家的解答印证了李秀供述的合理性。至此,全案证据锁链环环相扣,相互印证,并排除了合理怀疑。
“我只是想给王军一个教训,让他中毒后恨我,不再纠缠我。我在网上查过老鼠药、头孢加酒会致人死亡,但少量不会致死。我如果真想毒死他,肯定会增加剂量。鉴定结论也显示,他只是轻伤。”2024年8月30日,检察官提审时,李秀提出没想要置对方于死地、只是故意伤害的辩解。
“农药店店主证实李秀最初想买的是百草枯,电子证据也证实,李秀在手机上多次查询过百草枯致死等词条。而百草枯毒性极高,只是因为2016年起百草枯的销售和使用就被全面禁止,李秀未能买到。在检索投放相关药物会致人死亡的信息后,李秀多次投放,甚至一天连续投放2次,在发现被害人出现症状时,没有采取任何施救措施。综合犯罪行为,其本意上是想通过少量多次投毒使被害人死亡,只是因被害人及时治疗才未得逞。”经全面审查在案证据,检察官认为,虽然李秀辩解没有杀人的故意,但从其各个时间段的搜索词条、连续多次的“投毒”行为以及证人证言等证据来看,李秀对王军的死亡结果具有积极追求的态度,具有杀人故意。经检察官释法说理,李秀认罪认罚,并自愿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
2024年9月27日,涟水县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李秀提起公诉,并针对其因意志以外原因而未得逞,系犯罪未遂,被害人对矛盾激化引发犯罪负有一定的责任等情节,提出了减轻处罚的量刑建议。同年12月18日,该案开庭审理。近日,涟水县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提出的量刑建议,并依法作出上述判决。李秀未提出上诉。
本文围绕乡村妇女李秀因与情人王军的感情矛盾而多次投毒的案件展开。李秀归案后曾作虚假供述,但在检察官的努力下,通过引导侦查和补充调查,还原了投毒真相,准确认定其投毒次数和主观故意。经审查,认定李秀具有杀人故意,最终她认罪认罚,被以故意杀人罪(未遂)判处有期徒刑四年。此案件体现了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的严谨和专业,也警示人们应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而不是诉诸暴力犯罪。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