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杯”30 周年:新生代设计力量闪耀,共探时尚未来 30 载“中华杯”盛会,新生代设计师引领时尚新潮流

具有“服装设计师摇篮”美誉的“中华杯”迎来 30 周年,在 2025 秋冬上海时装周 MODE 展现场举办了“中华杯 30 年 Talk about Futrure 突破未来论坛”,介绍了“2025 中华杯•BIODEX 大学生毕业季服装设计大赛”的参赛情况与获奖结果,还记录了多位嘉宾在论坛上围绕人才培养、设计理念、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观点,最后提及时尚产业人才成长联盟正式成立。

“中华杯”30 周年:新生代设计力量闪耀,共探时尚未来 30 载“中华杯”盛会,新生代设计师引领时尚新潮流

“中华杯”30 周年:新生代设计力量闪耀,共探时尚未来 30 载“中华杯”盛会,新生代设计师引领时尚新潮流

“中华杯”,作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国际性赛事,自 1995 年创立以来,就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故而享有“服装设计师摇篮”的盛誉。时光荏苒,2025 年迎来了“中华杯”的 30 岁生日。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聚焦时代变迁、产业变革与技术迭代的“中华杯 30 年 Talk about Futrure 突破未来论坛”,在 2025 秋冬上海时装周 MODE 展现场盛大举办。与会的众多嘉宾们,围绕人才教育、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以及产业赋能等关键领域,提出了诸多新颖的畅想和见解。

从 2024 年 10 月启动征稿,一直到 3 月 28 日进入终评环节,来自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海外院校,以及中国香港和内地近 150 所高校的 2000 多名选手,历经了近半年的激烈角逐。在这场漫长而又紧张的比赛中,选手们不断展现自己的设计才华和创意灵感。最终,25 名选手突出重围,闯进了“2025 中华杯•BIODEX 大学生毕业季服装设计大赛决赛”。在决赛现场,他们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捧起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奖杯。其中,来自郑州美术学院的谷晨阳、清华大学的夏天玮、浙江理工大学的贾梓俊分别获得金银铜奖。此外,还有三位选手获得“最佳商业价值奖”,十九位选手获得“最佳设计奖”。值得一提的是,金奖选手还同时获得了意大利⻢兰戈尼奖学金。与此同时,“最佳高校组织奖”“最佳指导老师奖”也在现场一同颁发。

“中华杯”30 周年:新生代设计力量闪耀,共探时尚未来 30 载“中华杯”盛会,新生代设计师引领时尚新潮流

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邵峰在致辞时,深情地阐述了“中华杯”的初心。他表示,“中华杯”旨在将学校教育与未来设计紧密对接,让学生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同时,他以“三问”向在场的新生代设计师提出了真诚的建议:“未来的产品、未来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心怀设计师梦想的学生们,你有自己独特的标识吗?你是否拥有好的工艺和可靠的工厂支持?你有没有注意到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并将这些变化融入到你的设计中呢?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能是决定你未来设计之路的关键因素。”

连续多年担任“中华杯”评委主席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武学凯,对大赛选手们的设计给予了极大的肯定。他指出:“以往的设计师更多呈现的是设计的共性,而现在的年轻设计师更注重自我个性、独立精神和思想的表达。他们善于从生活场景的不同角度汲取各式各样的灵感,从而形成不同的商业触点。希望‘中华杯’大赛走出来的设计人才,能够在互鉴共创中把精神独立的价值观和理念传承下去,让中国的时尚设计在走向国际舞台时,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面貌。”

在“Talk about Futrure 突破未来”论坛环节,三场不同议题的圆桌对话讨论依次精彩上演。多位院校、企业、设计师大咖与获奖选手齐聚一堂,通过对话的方式,共同探讨未来时尚设计的发展方向,为年轻设计人才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中华杯”30 周年:新生代设计力量闪耀,共探时尚未来 30 载“中华杯”盛会,新生代设计师引领时尚新潮流

时堂主理人林剑在“商业评估表——如何判断潜力股”议题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在商品中,创意和设计的重要性只占 20%,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团队、稳定的供应链以及有效的品牌推广。希望年轻设计师可以补足自身短板,从只擅长某一方面的‘一招鲜’,变成各方面都均衡发展的‘六边形战士’。”上海赛特企业发展集团董事长高庆刚则强调:“应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协同,让新材料第一时间走进学生设计中,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

在“幸存者心得——设计师的机会在哪里”议题中,SIFEC 数字时尚学院院长金宏渊从数字化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强调:“无论是为了提高设计效率,将灵感、创意、情绪快速可视化表现出来,还是为了降低创业门槛甚至实现一人公司,亦或者精准链接同频消费者,未来设计师一定要充分利用 AI 的力量。”

在“被期待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之外的”议题中,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负责人罗竞杰指出:“AI 时代,生产力、技术确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但人的个性、艺术价值是不可取代的。当下我们教育的任务其实是如何把科技以打动人心的方式植入服装,赋予时尚设计以人的情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副主任胡筱则强调:“服装设计专业其实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知识。要鼓励学生做更多跨学科的文化研究,老师也要从幕后教练变成推动者,和学生一起成长学习、一起应对挑战。”

同日,由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东华大学、意大利⻢兰戈尼学院等 30 余家单位联合发起的时尚产业人才成长联盟正式成立。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吕雯俊宣读了《时尚产业人才成长联盟三年行动计划》,表明联盟以推动人才发现与培养、促进产业与教育融合、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宗旨,以成为人才培养标杆平台、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未来,该联盟将汇聚更多力量,通过年会·主题论坛、中华杯、上海时装周 The Next 院校秀演、明星课程、新锐品牌孵化等多种方式,向着这一目标不断迈进。

本文围绕“中华杯”30 周年展开,介绍了大赛的举办情况和获奖结果,嘉宾们对新生代设计师提出了建议和期望,肯定了年轻设计师的个性表达。论坛上各方就时尚产业的多个议题进行讨论,为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思路。同时,时尚产业人才成长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时尚产业人才培养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641.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31
下一篇 2025-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