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战区某旅:“猛士”突击车引领部队转型新征程,“猛士”突击,中部战区某旅跨区机动训练锤炼打赢能力

本文聚焦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深入报道了该旅在整建制跨区机动训练中的情况。通过一辆车的突击、一场仗的冲击、一群人的奋击三个方面,展现了该旅在新装备试训、提升整体作战效能以及提高官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彰显了部队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断奋进的精神。

中部战区某旅:“猛士”突击车引领部队转型新征程,“猛士”突击,中部战区某旅跨区机动训练锤炼打赢能力

部队机动途中。徐 超摄

在子夜时分,燕山脚下一片静谧,然而由“猛士”突击车组成的车队却如离弦之箭,疾驰前行。这支车队所属的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正在进行整建制跨区机动训练。官兵们在星夜中兼程,长途飞驰,在这一过程中边走边打、边打边总结,部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有效锤炼。

该旅官兵始终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他们与时代竞速,与时间赛跑,全力加快提升部队打赢能力,争当新型步兵转型先锋,在强军新征程上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印记。

一辆车的突击——战车的速度更快,形成战斗力的速度也要加快

在陆战场上,轮式车辆的速度优势得以充分显现。有一次,该旅一营组织紧急拉动训练,“猛士”突击车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呼啸着疾驰而去,很快就到达了目标地域。

训练结束后,一营干部秦明亮看着眼前的战车,心中满是自豪。他的思绪不由飘回到了几年前,那天他来到旅部受领任务:上级率先给一营配发“猛士”突击车,并要求他们在半年内完成新装备试训任务。

“一刻也不能耽误!”受领任务后的秦明亮一路小跑往营里赶。路过“战旗林”时,看到那面鲜红的“势如破竹”战旗,他的干劲更足了。原来,在百团大战期间,一营前身部队勇当先锋,连战连捷,被晋察冀军区授予“势如破竹”战旗。在国庆70周年阅兵战旗方队中,这面鲜红的战旗迎风飘扬,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秦明亮带回的消息让一营官兵既兴奋又有些担心,大家心里犯嘀咕:“一无教材可学,二无经验可循,怎么做才能完成好任务?”

在新装备试训任务动员会上,秦明亮激情澎湃地说道:“当年,先辈们用势如破竹的精神战胜强敌。今天,我们也要拿出这种劲头攻坚克难,当好转型先锋。”

“战车的速度更快,形成战斗力的速度也要加快。”很快,一场突击战在该营拉开了帷幕。全营干部骨干分别领衔成立攻关小组,围绕一个个新装备训练难题展开攻关;官兵们白天在训练场学习实装操作,晚上还加班学习相关业务理论知识。

奋斗没有止境,冲锋也不会停歇。如期完成新装备试训任务后,该营官兵继续拼搏,不断提升新装备战斗力。他们模拟昼夜战场环境,努力缩短更换车辆轮胎时间;改装车载武器站,以适应多种火器架设切换;借助基站通信,在空旷地域、山岳丛林等环境采集数据……一项项难题被相继攻克。

二级上士吴伟鹏受领野外搭设伪装网攻关任务后,带领所在班战士认真研究、大胆创新,有效提高了整车伪装效率。他牵头整理的《野外伪装网搭设》教学范例,入选了强军网军事职业教育平台慕课。

近年来,该营官兵上高原、钻密林、进大漠,远程机动数万公里,以高标准、严要求,创新形成了一批战法训法,蹚出了一条新型步兵作战力量转型的新路。

一场仗的冲击——不仅要战车跑得快,还得整体作战效能强

那场训练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在该旅很多官兵心中留下的记忆,至今仍未消散。有一次,该旅与兄弟部队进行对抗训练,在关键时刻,数十辆“猛士”突击车直插“敌”心脏,却遭到隐藏在山后的“敌”炮兵突袭,损失惨重。

在复盘会上,该旅领导一针见血地指出:“不仅要战车跑得快,还得整体作战效能强。战场上,若看不远打不到,那么车跑得再快也没有意义。”失利的教训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未来战争,既要发挥单装的技战性能,又要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该旅组织官兵认真查找存在的短板弱项,研究制订提升作战体系整体效能方案,组织专门力量进行课题攻关。同时,他们积极引导官兵开展自主攻关,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

在一次对抗训练中,某连侦察排干部刘志强带领官兵布设雷场时,遭“敌”狙击手打击。这让刘志强萌生出一个想法:采用无人设备布雷,不仅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还能提升效率。随后,他与几名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指导下,进行研究试验。两个月后,他们研制的无人智能布雷设备,在训练场上成功应用。

如今,无人机勘察路线,实施定点打击;无人扫雷车破除障碍,快速开辟通路;无人运输车运送物资,及时进行补给……随着该旅各作战要素与装备力量普遍加强、有机融合,战车犹如长出“三头六臂”,作战能力明显提升。

一名营指挥员感慨地说:“如今,坐在战车里,能够实时掌握战场态势,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行动,部队打胜仗更有底气了。”

事事高标准,处处严要求。在该旅采访时,记者深深感受到官兵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去年初,该旅进行战备规范优化,时任“红三连”干部朱冲印象最深的是,仅饮用水的携带方式就优化了3次。第一次,他们以连为单位,利用运输车装载饮用水,结果发现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力,但官兵取水不便;第二次,换成单兵随身携带,但很快发现此举不适合步兵长距离机动作战。于是,他们又一次改变方法,实行以班为单位,利用全挂车拖载,既方便携带又方便官兵饮用。

该旅领导说:“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注重细节,把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才能确保部队整体战斗力提质增效。”

一群人的奋击——战车性能升级,官兵的能力必须随之升级

如今,在该旅,百余名指挥员同上一堂课、共研一道题已成为寻常一幕。为提高指挥员队伍能力素质,该旅领导定期召集参谋长、科长、营长、连长、排长五级指挥员,学习前沿军事知识,研究局部战争案例,并结合部队实际开展战法训法研讨,这项活动被大家称为“五长”集训。

该旅一名干部告诉记者:“刚开始参加集训活动时,很多指挥员都倍感压力。”每次集训时,旅领导都会根据学习内容现场出题,随机抽点人员答题,让大家共同研讨。经常有人因为回答不好问题,闹个大红脸。

该旅领导表示:“战车性能升级,官兵的能力必须随之升级。当今,世界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我军各项建设日新月异,部队转型发展步伐加快,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法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打赢未来战争,需要官兵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开展‘五长’集训,带动机关人员一起训练、共研难题,是倒逼机关人员和各级指挥员能力生成的一种有效手段。”

该旅机关参谋夏宇,就曾在“五长”集训中“红过脸”。那次,他被旅领导抽点答题,由于对相关知识掌握不深,始终没能说到重点。“当时,我紧张得直冒冷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夏宇仍然记忆犹新。

痛定思痛,夏宇一有时间就学习前沿军事知识,研究战法训法,还时常让身边战友给他临机出题,锻炼应变能力。又是一个集训日,夏宇再次被旅领导抽点答题。这次,他以独到的分析与见解赢得了热烈掌声。

在该旅,加快提升能力素质也成为了基层官兵的自觉行动。去年初,下士陈基豪参加旅里组织的班长骨干轮训。走进轮训队,他被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感染。队员们白天练技能、练专业、练指挥,晚上背理论、编写教案、准备教具。楼道里、操场上,随处可见大家认真学习的身影,每个人都铆足了劲想要学到真本领、取得好成绩。陈基豪回忆当时的情景说:“那种感觉就像每天都在打仗。”

经过轮训,陈基豪的能力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去年,在旅里组织的教学比武中,他取得了优异成绩。今年,他为自己定下了新目标: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四会”教练员。

随着能力素质的提升,官兵打赢的底气越来越足。近年来,该旅多次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重大任务。该旅领导说:“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我们必须奋力冲锋,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该旅时,恰逢一队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唱《猛士战歌》走向训练场,嘹亮的歌声在营区久久回荡。

本文围绕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从一辆车的突击、一场仗的冲击、一群人的奋击三个角度,详细展现了该旅在新装备试训、提升作战效能、提高官兵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果。该旅官兵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军目标,不断提升部队战斗力,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奋勇拼搏。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675.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3-31
下一篇 2025-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