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青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发展态势,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科技为文化带来的新体验、新地标以及对网络视听产业的推动,最后呈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对产业质效提升的显著成果。
音乐剧《寻梦沧海》演出现场,一场文化与科技的交融盛宴正在这里悄然拉开帷幕。而在青岛的其他角落,科技与文化的碰撞更是精彩不断。
在青岛和达中心城,市民张书华开启了一段梦幻的“穿越之旅”。他佩戴上VR装置,在虚拟讲解员的引导下,仿佛时光倒流,一下子穿越到了4500年前。此时,神秘的胡夫金字塔内部构造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那震撼的场景让他仿佛置身于古埃及的世界。
张书华激动地说:“展现在我眼前的,既有雄伟壮观的胡夫金字塔,又有充满埃及风土人情的热闹市集,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实在是太棒了,就好像我真的穿越到了那个时代一样。”
有关专家指出,科技与文化就像是一对紧密相连的伙伴。科技为文化提供了全新的载体,让文化能够以更加新颖、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而文化则赋予了科技新的内涵,使科技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技术,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二者的完美结合,恰好满足了当今消费者对新奇体验和情绪价值的追求,从而激发出了大家澎湃的消费热情。
文化地标更绚丽更炫酷
位于市南区深蓝中心的GT巨幕裸眼大屏,无疑是当下青岛的一颗璀璨明珠。它是青岛面积最大的裸眼地标屏,上面播放的“鸥遇青岛”“巳巳如意”等裸眼3D短片,色彩斑斓、绚丽夺目。这些短片巧妙地将青岛的特色文化、时尚元素与前沿科技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时尚、动感、浪漫的城市氛围,为青岛的文旅产业注入了强大的“数字化生命力”。
文化新地标正朝着更绚丽、更炫酷的方向发展。东舟视通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推动者。公司技术总负责人闫文庆介绍说,他们的团队从“一块屏幕的创新”出发,逐步迈向“一个场景的打造”。团队运用行业顶尖的制作软件,借助透视原理,模拟真实世界的物理空间,将两块LED屏幕进行拼接融合,从而更真切地展现出裸眼3D效果。就拿“巳巳如意”3D短片场景来说,采用了毛发动力学技术,模拟出了一个毛茸茸的可爱场景,毛发数量达到了数百万根。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大家看到这个画面也会感觉到暖暖的。
金东数创的海洋主题裸眼3D产品,也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精彩范例,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
同时,青岛还突出自身特色,积极推动网络视听产业加速发展。青岛成立了全市微短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并且在全国率先印发《扶持网络微短剧行业发展政策清单》。2024年,青岛新增电视剧和网络视听相关企业152家,占全省的28%;全市广播电视制作经营机构超800家,约占全省的31%。2024年备案立项电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99部,占全省的42.6%;5部“青岛摄制”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白玉兰奖评选中分获7项大奖,3部微短剧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
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在持续颠覆传统的内容生产、展示、传播和交互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文化产业的质效。数据显示,2024年,青岛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其中,以数字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营收同比增长17.4%,高于全国7.6个百分点。
本文通过多个案例展现了青岛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从VR沉浸式体验到裸眼3D大屏展示,再到网络视听产业的发展,都体现了科技为文化带来的创新与活力。这种融合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还提升了文化产业的质效,推动了青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