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信息化:2027与2035的两步跨越,聚焦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蓝图绘就

本文围绕教育部3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情况,包括印发的《意见》、发展阶段和重大任务等内容。

在3月31日这一天,教育部召开了一场备受关注的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核心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并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看看新闻Knews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到2035年,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整体水平将位居世界前列。

语言文字信息化:2027与2035的两步跨越,聚焦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蓝图绘就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在发布会上介绍,为了抓住大语言模型迭代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助力“人工智能 ”新行动,同时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新需求,教育部、国家语委以及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这份《意见》旨在推进语言文字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对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明确规划了两个发展阶段,以此有序实现2027年和2035年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目标。

第一个阶段是到2027年,这是以数字中文建设为重点的强基示范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形成语言文字信息化推进机制,并且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前沿语言技术、优质语言资源、新型语言服务等基础支撑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第二个阶段是面向2035年,属于全面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深化赋能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推动承载中华文化的中文在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关键场景中的使用占比和价值引领作用显著提高,最终实现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整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宏伟目标。

语言文字信息化:2027与2035的两步跨越,聚焦教育部新闻发布会,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蓝图绘就

《意见》还部署了三项重大任务,以此统筹推动技术创新、体系保障和关键赋能落地见效。刘培俊介绍说,要创新应用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多模态信息处理、知识图谱、语料加工等五项前沿技术,重点服务大语言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这个“制高点”,同时夯实国家关键语料基础设施“新基建”。要系统建设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资源服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和安全治理五大保障体系,重点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基础能力。要统筹实施数字中文服务教育发展、助力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传承、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社会进步等五大赋能行动,重点推进语言技术与关键领域需求的深度融合应用。

教育部3月31日新闻发布会关于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情况。《关于加强数字中文建设 推进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2027年和2035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部署了三项重大任务,旨在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在2035年位居世界前列,实现语言技术与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8967.html

(0)
LambertLambert
上一篇 2025-03-31
下一篇 2025-03-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