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代肝”:游走在灰色地带,未来何去何从? 揭开游戏“代肝”产业面纱:低价竞争与信用危机并存

本文聚焦游戏“代肝”产业,通过采访从业者和玩家,揭示了该产业的现状,包括业务范围、收入情况、存在的问题如低价竞争、信用危机、监管盲区等,还探讨了其未来走向。

当玩家在直播平台的搜索栏中输入“代肝”,按下回车键的瞬间,屏幕上满是RPG(角色扮演游戏)类手游的直播画面。在直播里,主播一边操控着角色在绚丽多彩的游戏世界中奔跑,一边在留言区逐段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还声称“下单随时上号”。这些活跃在游戏世界里的“影子打工人”,成了虚拟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数字时代中真实存在的一角。

游戏“代肝”:游走在灰色地带,未来何去何从? 揭开游戏“代肝”产业面纱:低价竞争与信用危机并存

图片来源:哩哔哩哔直播间截图

近日,记者通过与多位游戏代练“代肝”从业者以及游戏玩家交流得知,代练“代肝”所涵盖的业务十分广泛,从代打排位赛到日常代刷游戏资源,市面上热门的游戏几乎都有这些“赛博打工人”的身影。

尽管网络上到处都是“玩玩游戏,月入过万”的宣传话术,但实际上能达到这个收入水平的从业者只是极少数。记者从加入代练“代肝”工作室的泰瑞(化名)那里了解到,工作室接一个月的“代肝”日常任务订单,收入可能仅有二三十元。

庞大的游戏市场为这个依附于游戏的产业带来了商机。在淘宝以及各类社交平台上搜索“代练”,会出现大量的商品链接和个人博主。有些工作室的商品链接甚至标注着“24小时内2000人已买”。

然而,这些光鲜数字的背后,是行业的野蛮生长。商业代练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甚至构成不正当竞争。在个人委托交易中,因使用外挂导致的封号纠纷、玩家与代练之间的信任危机频发,使得录屏和直播成了从业者自证清白的手段。

越卷越低的价格,月入过万只是少数

“这游戏可把我当牛使了,牛都没有一年到头天天犁地的。”游戏玩家阿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幽默地吐槽道。从各大游戏产品不断推出新活动的情况,能看出游戏市场竞争的激烈。而对于玩家来说,密集的活动让他们心情复杂,纷纷直呼“太肝了”。

“肝”是一个网络用语,常用于形容在网络游戏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具体到游戏中,意味着玩家需要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完成游戏任务,以获取游戏中的道具、角色或成就等。“代肝”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游戏“代肝”从业者收取一定费用,让玩家从获取游戏资源、练级升级的繁琐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更畅快的游戏体验。

阿萱告诉记者,当游戏活动特别“肝”的时候,她会在社交平台发帖寻找“代肝”,往往会得到很多回应。她表示总体体验不错,日常登录不受影响,游戏里的高难度关卡也不用着急上火,直接上线拿奖励,“很适合我这种不太会打游戏的人”。记者了解到,不同游戏以及不同活动的“代肝”价格各不相同。一名职业“代肝”主播无眠(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价目表,“4k10”代表消耗完游戏中4000体力需支付10元,以此类推,“万体25”就是10000体力25元。无眠还说,完成这两个价位的“代肝”任务分别需要4个小时和10个小时,折合下来单个账号的时薪仅2.5元。

游戏“代肝”:游走在灰色地带,未来何去何从? 揭开游戏“代肝”产业面纱:低价竞争与信用危机并存

无眠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代肝”价目表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当然,对于职业“代肝”者来说,同时操作多个账号是常态。有玩家形象地将一屏显示多个账号界面的主播称为“监控室大爷”。

对无眠而言,他最多能同时完成36个账号的“代肝”委托,但这对设备要求极高。他目前使用的设备整体估算下来差不多花了8万元。不过他也表示,一般来说两万元的设备就能满足职业“代肝”的工作需求。

无眠三年前成为一名职业“代肝”,最开始是借钱购买设备入行的。他向记者透露,目前月收入基本在1万到2万元,早已还清了最初的借款。做“代肝”基本是“007”模式,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记者注意到,无眠的直播经常在凌晨开启。无眠坦言,他的收入是个例,“代肝”行业中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人并不多。

正如无眠所说,虽然没有严格区分,但相较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强竞技性质游戏的代练,“代肝”的技术要求通常要低很多,这意味着入行基本没有门槛。因此,许多个人“代肝”面临着接不到单子的问题。毕竟委托“代肝”的玩家数量有限,而且为了节省沟通成本和降低委托风险,委托方更愿意找熟悉的“代肝”。

在接单平台和一些“代肝”工作室,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低价格让人觉得不值得投入时间。泰瑞告诉记者,他今年年初加入了一个“代肝”工作室,原本想着自己爱玩游戏还能兼职增加收入,但看到“代肝”价格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以“代肝”派单群里的单子为例,一份为期一个月、总共需要310分钟左右的订单报酬是40元。但工作室还要抽走两成,最后实际到手的报酬只有32元。

而在“代肝”平台“代练通”上,类似委托内容的订单价值更低,仅23元。若按照泰瑞给出的用时310分钟计算,该订单的时薪为4.45元。

存在监管盲区,个人“代肝”骗局时有发生

伴随着低价竞争,整个行业还面临着一场“信用危机”。

记者从无眠那里了解到,他的“代肝”工作需要手动点击多个账号,一些辅助点击的科技手段会被游戏官方检测到,导致玩家账号受到处罚甚至被封。在社交平台上,玩家发布的此类“避雷贴”并不少见。帖子显示,一些个人“代肝”或“代肝”工作室承诺纯手动点击、封号一定赔偿,但出了问题就拉黑跑路。因此,录屏和开直播成了“代肝”们自证的方式,也是委托方的督查手段。

无眠曾在雇人“代肝”时遭遇过这种情况。他说那是自己唯一一次招人兼职,由于对方悄悄使用了科技辅助工具,导致号主的账号受到处罚,无眠为此进行了上万元的赔偿。

四川信和信律师事务所何沁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情况难以维权,首先是因为玩家无法要求游戏公司解封账号。代肝代练被游戏公司视为破坏游戏设计和其他玩家游玩体验的行为,在绝大多数游戏公司的《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里,均禁止玩家将游戏账号以任何方式提供给第三方使用。

至于封禁导致的财产损失难以通过诉讼获得全额赔偿的问题,何沁禅指出,司法实践中不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3倍赔偿。游戏公司和代练“代肝”工作室都会明确告知玩家账号封禁的风险,而且由于这种行为本身违反了《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玩家不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3倍惩罚性赔偿来保护非法及不正当权益。若玩家要求对过往充值金额进行1:1的赔偿,即便法院认为代练“代肝”工作室侵犯了玩家的合法权益,但充值金额并不等同于账号实际价值,玩家实际获赔金额可能远低于原先充值金额。此外,对于高价值游戏物品的损失也难以举证。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和学生党涌入代练“代肝”行业赚取零花钱,许多针对个人“代肝”的骗局也不断出现。在小红书平台上,很多个人“代肝”发帖讲述自己的被骗经历:有的骗局是谎称工作室雇佣“代肝”,要求缴纳入会费、保证金等,金额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所谓的工作室声称完成单子后会返还,但一旦交费对方就消失不见。还有的则是要求“代肝”通过特定平台交易报酬,却无法提取,需要“代肝”再充值才能解冻委托费用。

游戏“代肝”:游走在灰色地带,未来何去何从? 揭开游戏“代肝”产业面纱:低价竞争与信用危机并存

小红书上叙述被骗经历的“代肝”们 图片来源:平台截图

何沁禅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虽然能提供更明确的证据证明对方构成诈骗行为,但和其他诈骗犯罪一样,难点在于追回损失。诈骗犯罪分子可能准备了多种资金转移方式,导致警方难以逮捕诈骗分子本人并追回受骗资金。

事实上,代练“代肝”作为游戏衍生的产业,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委托方和“代肝”之间的交易全凭个人信用,缺乏保障。而且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一些代练平台为了追求利益,公然挑战游戏规则,成了灰色地带的“推手”。

此前,上海浦东法院对腾讯起诉“代练帮”App一案作出判决,认定该平台通过设立《王者荣耀》专区、现金奖励等方式,组织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绕开“防沉迷”机制进行代练交易,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赔偿腾讯98.5万元。这也是全国首例基于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商业代练行为作出的案件判决。

实际上,游戏厂商正在不断升级对“租号”“代练”“冒用账号”等行为的打击力度,这个长期处于监管盲区的产业可能会迎来洗牌。目前来看,“代肝代练”这个基于玩家需求的产业难以被一刀切清除,网络上的交易仍在继续,但未来能否走向规范化,关系到整个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深入剖析了游戏“代肝”产业的现状,包括业务范围、从业者收入、行业竞争、信用危机以及监管难题等方面。该产业虽有一定市场需求,但存在诸多问题,如低价竞争、骗局频发、处于灰色地带等。随着游戏厂商打击力度的加大,“代肝代练”产业或将迎来洗牌,其未来走向规范化对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120.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4-01
下一篇 2025-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