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信息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 -- 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上发布的“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阐述了评估区域创投价值的方法和指标,分析了上榜区域的特点及融资情况等内容。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AI未来论坛:创新·投资·全球化”这一备受瞩目的活动中,投中信息首次对外发布了“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此次研究聚焦于全国所有GDP超千亿的县级行政区以及经济功能区,深入考察其创投氛围和发展质量。经过严谨的评估,最终选出了TOP10城区,它们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市宝安区、苏州工业园区、北京市朝阳区、北京经开区、广州市天河区、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圳市龙岗区。
在风险投资这个专业领域,投资机构对投资标的进行估值时,有着一套科学且复杂的方法。其主要依据是企业的内在价值,这一价值不仅仅取决于企业当前的运营状况,比如企业的财务报表、市场份额、运营效率等。同时,投资机构还会结合自身对行业发展的预期,运用专业的分析模型和丰富的经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通过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投资机构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未来的成长性。
投中研究院经过深入研究认为,区域创投价值的评估和投资评估有着相似之处。要想准确评估一个区域的创投价值,需要基于该区域的发展质量以及当地创投行业的表现。只有综合考虑这两个方面,才能对一个区域的创投价值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
目前,现有的研究在评价区域发展质量时,通常会关注经济发展、人力、消费、创新等硬性指标。而在此次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投中研究院进行了创新和突破。除了纳入这些常规的硬性考评指标外,还特别将教育、卫生这类能够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支出在区域整体支出中的占比纳入其中。其目的在于将“人民生活幸福感”这一重要因素纳入区域发展质量的考评体系,使评价更加全面、科学。
在定义最具“创投”价值城区的过程中,投中研究院也有新的举措。新增了与创投相关的企业融资频次和企业融资频次增长率这两个重要指标。企业融资频次指标通过统计区域内新增融资企业的数量,以“绝对数值”的方式直观地衡量了融资活动的活跃度。而企业融资频次增长率则通过计算新增融资企业数量较上一年度的增长率,以“相对增量”的角度考察了融资活动活跃度的提升情况。这两个指标的加入,为评估区域的创投价值提供了更精准的参考。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围绕两大方向,即区域创投氛围和区域发展质量,设置了十项具体指标。
在本次上榜区域中,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上榜城区占比高达77%。这三大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交通便利,能够方便地与国内外市场进行交流和合作。同时,它们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发达的交通网络、先进的通信设施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优越的政策环境也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和人才聚集。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产业影响力,使得这些区域在创投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上榜城区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来看,在上榜城区的融资热点行业中,电子信息、医疗健康和先进制造三大领域表现突出,成为了融资的重点方向。在2024年,这三个领域新增融资事件数量占据了整体比重的72.58%,充分显示了这些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
此外,通过对比上榜城区、TOP20城区、TOP5城区的新增融资企业情况发现,不同区间年度新增融资企业增速相近,但是新增融资企业数量却呈现出显著的分化趋势。2024年,上榜城区、TOP20城区、TOP5城区的新增融资企业数量中位数分别为36家、93家,和303家。在增速接近的情况下,融资企业数量的分化表明不同城区在吸引投资和企业落地方面的竞争力存在差异。成熟区域凭借其完善的产业生态、优质的营商环境等优势,吸引着更多企业的落户和创投行业的关注。以TOP5城区为例,其2024年区域融资企业数量占总上榜区域的23%。
榜单详情如下:
本文介绍了投中信息发布的“投中2024年度中国最具创投价值城区榜单”,阐述了评估区域创投价值的方法,纳入社会福利支出占比和与创投相关的新指标。分析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上榜城区占比高,上榜城区在产业发展上成效显著,不同城区在吸引投资和企业落地竞争力上存在差异,成熟区域更具优势。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