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2024年年报披露高峰期下A股市场的分红热潮,介绍了上市公司和基金的分红情况,重点分析了红利国企ETF的分红特点、原理、股息率、指数表现等,还探讨了红利后市的投资机会,并提醒投资者相关风险。
时光迈入2024年年报披露的高峰期,A股市场犹如被点燃了一把火,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分红热潮。据权威的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沪深两市已经有多达748家上市公司宣告了2024年年报的分红计划,分红金额合计高达9544.6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分红,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投资者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鼓励公司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分红率。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A股市场的分红生态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新的分红和退市规则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而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成为首个适用的年度报告。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今年A股的分红规模或许将再创新高,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惊喜。
在高分红的大背景下,基金市场也不甘落后。截至3月31日,今年以来基金宣布分红或实施分红的数量达到了1888次,分红总额达到67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46.69%。这一数据的大幅增长,充分显示了基金市场在分红方面的积极态度,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收益渠道。
在众多基金产品中,红利国企ETF(510720)表现尤为突出,在分红频率方面首当其冲。自2025年以来,它已经官宣了3次分红,展现出了强大的分红能力。红利国企ETF是国内首批合同中约定每月评估、按月分红的红利类ETF产品。自2024年5月上市以来,截至2025年3月底,它已经连续第11个月官宣分红,也就是说在上市后的每个月都做到了分红,成为了市场上少有的每月践行分红的ETF基金。这种高频次的分红,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风险提示:基金分红情况不代表投资建议。
从机制上看,红利国企ETF(510720)高频次分红的原理来自于其标的指数——上证国企红利指数。该指数在编制策略上对高股息行业进行了有效覆盖,使得指数拥有较高且持续稳定的股息率,以及较好的二级市场历史表现。这就为红利国企ETF的高频分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红利国企ETF不仅分红频率高,其股息率在同类产品中也是最高的。从行业分布角度看,上证国企红利指数成分股行业分布中,煤炭、银行、交通运输等低估值、高股息行业占比最高。这些行业集合了A股大批大体量央国企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正是A股分红的主力军。通过横向对比市场主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指标可以发现,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证国企红利指数近12个月股息率达6.61%,超过了中证红利、中证红利低波等各主流红利指数。较高的股息率为ETF分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让红利国企ETF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不同红利指数股息率对比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
指数过往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基金产品优劣的重要指标。从指数过往表现来看,在“红利” “中特估”的双重增益加持下,上证国企红利指数的市场表现明显占优。截至3月31日,上证国企红利指数近三年涨幅为13.63%,同期中证红利指数涨3.12%,上证综指涨2.12%,沪深300下跌8.62%。这样的表现,充分显示了上证国企红利指数的强劲实力,也让红利国企ETF更具投资价值。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那么,红利后市的投资机会该怎么看呢?短期来看,当前临近“四月决断”,市场风格明显从成长风格转向价值风格。前期科技股市场热度空前高涨,其价格远超基本面所支撑的合理区间。随着上市公司财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市场的投资逻辑正发生深刻转变,从单纯基于未来预期驱动的投资模式,逐步向以业绩验证为核心的逻辑过渡。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流稳健、股息率高的价值板块有望受到市场的青睐。
从宏观环境来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强调“适时降准降息”。3月6日央行行长也表示“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在稳增长政策基调下,流动性环境易松难紧。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跌近1.8%,而红利资产股息率较高,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相关机构表示,在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下,上市公司分红意愿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市场风格或将持续向红利、大盘风格倾斜。中金公司也表示,红利策略不但在震荡市里表现占优,从配置角度看,适合作为组合压舱石,值得长期持有。从过去十年的表现来看,红利策略只有在大级别牛市行情下才跑输主流股指,而在震荡和下跌行情中,红利更是一骑绝尘。
对于感兴趣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关注红利国企ETF(510720),一键把握高股息投资机会。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相关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基金收益分配原则为:1、本基金的收益分配方式为现金分红;2、基金管理人可每月对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以及基金的可供分配利润进行评价,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增长率或者基金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大于零时,基金管理人可进行收益分配;3、当基金收益分配根据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决定时,基于本基金的特点,本基金收益分配无需以弥补亏损为前提,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有可能低于面值;当基金收益分配根据基金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决定时,本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即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4、在符合上述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本基金可每月进行收益分配。评价时间、分配时间、分配方案及每次基金收益分配数额等内容,基金管理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按照有关规定公告;鉴于本基金的特点,本基金分红不一定来自基金盈利,基金分红并不代表总投资的正回报。(资料来源:基金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具体以基金法律文件为准)
本文围绕2024年年报披露高峰期A股市场的分红热潮展开,介绍了上市公司和基金的分红情况,着重分析了红利国企ETF的优势,包括高频分红、高股息率、优异的指数表现等。同时探讨了红利后市投资机会,指出市场风格可能向红利、大盘风格倾斜。最后提醒投资者关注红利国企ETF的同时要注意投资风险,根据自身情况谨慎投资。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