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闼停摆风波:机器人行业独角兽的兴衰启示

本文聚焦于昔日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深入报道了其目前深陷的停摆风波。通过记者实地探访以及多方信息的收集,展现了达闼在表面拓展合作背后所面临的办公室关门、员工离职欠薪等困境,同时回顾了其过往的辉煌融资历程和发展规划。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宛如一座蕴藏着无尽价值的宝藏,合理运用数据能让投资少一些烦恼。然而,就在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之际,曾经风光无限的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却陷入了一场停摆风波之中。

3月31日,有消息传出,达闼广州分公司呈现出一片冷清景象,大门紧闭,水电供应也已中断。证券时报的记者为了探寻真相,实地走访了达闼位于上海闵行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到了那里才发现,基地的展厅同样大门紧锁。园区的招商人员透露,早在去年12月,达闼就已经搬走了。

当记者致电达闼官方电话询问情况时,接线员表示:“我们仍在正常运营。”但他也不得不承认,广州办公室与上海基地展厅确实已经“人去楼空”。

实探上海基地:展厅大门紧闭

根据达闼的官网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堪称独角兽头部企业,是全球领先的云端机器人创造者、制造商和运营商。在近年来众多的人工智能展会现场,达闼的人形机器人可谓出尽了风头。就拿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来说,达闼展示了人形双足机器人XR4、CloudGinger等产品,还呈现了人形机器人与数字人共同翩翩起舞的精彩场景,成为了展会上当之无愧的“顶流”。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曾经辉煌的企业,在成立10年后,也就是在人形机器人应用元年的2025年,却曝出了停摆风波。3月31日下午,记者实地探访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时发现,园区虽然看上去比较新,但却十分冷清,很少能见到人。

达闼停摆风波:机器人行业独角兽的兴衰启示

张淑贤/摄

达闼停摆风波:机器人行业独角兽的兴衰启示

张淑贤/摄

位于入口处的达闼展厅更是紧闭大门,展厅门口还能清晰地看到“达闼新镇云端机器人世界”的字眼。

达闼停摆风波:机器人行业独角兽的兴衰启示

张淑贤/摄

达闼停摆风波:机器人行业独角兽的兴衰启示

张淑贤/摄

记者拨通了园区外墙上的招商电话,对方表示,园区是金地的,当时是以达闼的IP联合拿地。“达闼这边有厂房,但去年12月就搬走了。”

2021年,记者曾采访过达闼的一位联合创始人。据他透露,公司闵行基地项目达产后,年生产机器人关节预计可达1000万台套,将是目前全球机器人关节产量总和的2倍以上,届时达闼闵行基地将成为全球机器人关节出货量最大的工厂。

彼时,该联合创始人还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称达闼基地达产后,将吸引云端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上百家企业入驻,还将吸引研发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国家测评认定和监测中心等入驻,把基地打造成为智能服务机器人高端制造基地。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记者获悉,该联合创始人也已经离职了。

一位已于去年7月离职的达闼上海公司员工告诉记者:“我认识的貌似都离职了,欠薪是普遍现象。不能说正式倒闭,但算是进‘ICU’了。”

公司回应:仍在正常运营

然而,就在达闼面临办公室关门、员工离职和欠薪等困境的同时,达闼机器人却仍在拓展“朋友圈”,不时宣布达成的新合作。

3月17日,达闼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公司与厦门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霖机器人”)在厦门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者是A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旗下专注于机器人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在这则消息中,达闼提到,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创新领域的产业机会,合作的重点方向是共同研发和推广一款配置“灵巧手”的洗护康养功能的人形机器人。

今年1月9日,天津津南区与达闼签署了投资落地协议。根据当时的消息,达闼机器人未来将加大在津南区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月31日,达闼官网披露的官方电话接线员向记者表示:“我们仍在正常运营。”但他同时也证实了广州办公室以及上海基地展厅“人去楼空”的情况,还补充说“上海办公室在展厅后面”。当记者询问详细情况时,他让记者留下联系方式,会有专门同事对接,但截至记者截稿,尚无人联系。

上述已离职的上海公司员工告诉记者:“在运营的应该是北京团队。”有消息称,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仍在努力“找钱”。

曾是国资创投眼中的“香饽饽”

企查查显示,达闼全称为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经历6轮融资,并在2019年B轮融资后跻身为独角兽企业。其投资人中,包括软银、朗玛峰创投、博将资本、凯旋创投等知名VC,还得到了上海、广州、珠海、北京等地产业基金的支持。

上述联合创始人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软银愿景基金曾是达闼机器人的最大股东。

记者了解到,达闼曾两度考虑IPO。2019年7月,达闼曾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计划募集5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销售渠道的开发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等。但此次IPO因种种原因最终搁浅。2023年3月,又有消息称达闼考虑赴香港IPO,但最终依然没有成功。

而在达闼近年来的融资历程中,地方国资曾多次扮演领投角色。2021年,达闼机器人完成了约15亿元B+轮融资,由上海城投旗下诚鼎基金和上海国盛及珠海国资联合领投。达闼机器人最近一次融资是2023年的C轮融资,该轮完成交割的融资规模超过10亿元,由广州政府投资平台知识城集团和上海国资平台上海国盛集团联合领投,水木春锦资本跟投。

C轮后,达闼估值一度达到223亿元,甚至成为了当时国内估值最高的机器人独角兽企业。IT桔子2024年5月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机器人赛道投融资报告》显示,达闼估值达到30.77亿美元(约223亿元),领衔中国机器人行业独角兽,远超第二名20.8亿美元的估值。

本文详细报道了昔日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达闼深陷停摆风波的情况,包括实地探访所见的办公室和展厅人去楼空、员工离职欠薪等现状,也提及了其仍在拓展合作的情况。同时回顾了达闼曾经辉煌的融资历程和发展规划,以及两次IPO失败的经历。达闼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机器人行业竞争的激烈和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其未来走向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367.html

(0)
云淡风轻云淡风轻
上一篇 2025-04-01
下一篇 2025-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