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部在机动车环境监管方面的举措展开,介绍了相关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分析了机动车污染现状、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还提及了各地的实践、市场规模、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排放异常车辆、检测机构等的监管和整治措施。
生态环境部正积极运用前沿科技手段,像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等,深入筛查货车违法排放的问题线索。一旦发现问题,还会对车辆相关的运输公司(或个人)以及相关排放检验机构进行溯源,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目前,《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正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据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介绍,该意见是由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编制的。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强化机动车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工作,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有效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从而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机动车中心的专家指出,当前机动车污染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愈发凸显,已然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机动车遥感监测借助光学原理,能够实现“秒级”检测。这种检测方式不仅不会影响交通,而且覆盖范围广泛。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机动车遥感筛查在政策推动、技术革新以及地方实践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形成了“政策引导 + 技术创新 + 精准执法”的完整体系,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各地也在积极行动,为治理机动车污染贡献力量。广东省提出建设“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计划在 2025 年底前,让柴油车遥感监测覆盖率达到 60% 以上,并且会加大对超标车辆的执法力度。新疆于 2024 年 9 月实施了新修订的汽油车遥感检测标准,优化了排放限值和判定方法,规定连续两次超标即可判定为不合格,大大提升了监管的精准性。江苏省宿迁市则要求遥感监测超标的车辆必须在 30 日内完成维修并进行复检,否则禁止上路行驶。
专家透露,全国机动车检测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1500 亿元。目前,遥感监测设备在一线城市的覆盖率较高,在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也在逐步推广,市场潜力巨大。不过,机动车遥感检测技术标准化还有待统一。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现有的遥感技术也需要扩展到电池、电机等新领域。
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排放异常车辆的监管措施。对于筛查发现的排放异常偏高车辆,生态环境部门会及时提醒通知车辆所有人进行维修治理。如果车辆所有人逾期未进行维修治理,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年度排放定期检验中重点查验相关问题情况,同时还会对车辆相关的运输公司(或个人)以及相关排放检验机构进行溯源。此外,还会加强对遥感监测、黑烟抓拍等设备的维护,规范车辆超标排放违法行为的证据采集工作。
图为设在快速路上的机动车遥感检测点。摄影/章轲
征求意见稿还提出试行货车差异化定期排放检验制度。对于 3.5 吨以上的柴油货车,如果配置了远程排放管理车载终端,并按要求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相关排放数据,且在年度检验周期内车载终端运行传输正常且稳定达标,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可以免于当期上线排放检验。
同时,货车抽查也将被纳入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计划。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将依托现有货运通道超限超载检测站点、重要交通卡口等,联合开展路检路查工作。重点对重点用车单位、运输公司、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的车辆进行检查,着重检查不正常使用污染控制装置、不正常添加尿素、不正常运行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擅自改装污染控制装置、擅自篡改 OBD、冒黑烟等“三不两改一黑”问题。
对于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车辆,相关部门会进行指导提醒,并督促其及时维修,以实现达标排放。如果车辆逾期未维修合格或屡查屡犯,将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列入重点管理清单。生态环境部门还会将车辆的环境违法行为告知相关运输公司、重点用车单位,督促其加强车辆管理。
机动车检测机构是把控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的关键关口。然而近年来,一些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使用隐蔽、高科技作弊手段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企业非法生产、销售、使用机动车作弊装置,作弊行为十分猖獗,甚至形成了机动车作弊检验设备“设计研发—制作销售—站点检测—中介服务—车辆维修”的全产业链作弊链条。
为了整治这一乱象,从 2024 年 9 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弄虚作假的机构。
征求意见稿针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也提出了一系列强化管理措施。强化准入管理,统一采用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一般程序。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人员技术能力、设备性能指标和软件防篡改等要求,明确资质认定技术评审环节环保专家现场审查要求。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鼓励车辆排放维修工位加装视频,记录车辆维修过程。鼓励生产企业为 OBD 被刷写和破坏拆除污染控制装置的车辆提供维修恢复服务,采取措施防止车辆 OBD 等核心控制数据泄露,避免用于非法刷写。
此外,还鼓励生产企业根据车辆质保、维修、远程监控等信息加强货车排放缺陷分析,对存在不合理或超标排放、控制系统防篡改功能缺失、污染控制装置拆除损坏后提示报警功能缺失等缺陷的车辆主动召回。同时,要实现各部门各层级的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完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平台和货车监管平台,修订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补充技术要求。
本文围绕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环境监管展开,介绍了相关征求意见稿内容,包括运用技术筛查排放问题、试行差异化检验制度、加强路检路查等措施。还阐述了机动车污染现状、遥感监测技术发展及应用,以及各地实践情况。此外,针对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弊乱象,提出了强化准入管理等整治办法。这些举措旨在强化机动车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