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大产业,天津辛口镇沙窝萝卜带动乡村振兴 沙窝萝卜逆袭记:从普通农产品到全国畅销品牌

本文聚焦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介绍了当地特色农产品沙窝萝卜从过去未充分发挥增收作用,到如今通过品牌塑造、集约生产、科技赋能等手段,成为农民增收“利器”,并逐步打开全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特色农产品想要做到既叫好又叫座,这可是困扰不少地方的一大难题。不过,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却成功寻到了破解之法。当地全力打造沙窝萝卜这一拳头农产品,在品牌塑造、集约生产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使得沙窝萝卜畅销全国各地,摇身一变成为农民增收的“利器”。

萝卜丰产 农民增收

倘若你乘车从天津市中心城区向西行驶20多公里,那占地50多亩的沙窝萝卜核心产区科技示范基地便会映入你的眼帘。当你弯腰走进玻璃大棚内,便能看到一畦畦沙窝萝卜,它们叶大翠绿,长势十分喜人。

沙窝萝卜,因产自京杭大运河天津南运河畔的辛口镇小沙窝村、大沙沃村一带而得名,它有着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并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得力“帮手”。

在大棚里,西青区农委专家史忠伟向记者介绍说,过去由于土地流转不充分,沙窝萝卜主要以农民自主种植、家庭经营为主。种植区域呈现“插花”分布,这就导致田间管理难度很大,严重阻碍了标准化、规模化种植。“而且缺少科技支撑,大家都是家庭作坊式依靠自身经验种植,所以产品质量和口感差异非常大。”

到了2024年,沙窝萝卜被天津市政府列为全市重点培育品牌之一。西青区迅速启动沙窝萝卜品牌精品培育计划,通过确定谷力合作社作为重点龙头企业之一,打破了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为沙窝萝卜的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再也不能错失发展机遇了。”天津市小沙窝村谷力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郝立红感慨地说。她带着记者走进办公室,操作电脑演示科技是如何为萝卜种植赋能的。“通过物联网系统和棚内搭载的传感器,浇水量、温湿度、光照等都实现了智能管理。从选籽、种植、养护到出棚,沙窝萝卜的‘生长轨迹’被全流程记录下来,这样种出的沙窝萝卜品质自然更佳。”

这项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农户的大棚中得到推广,不少村民都体验到了“手机上种萝卜”的便利,沙窝萝卜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谷力与大沙沃村开展订单制合作,全面启动订单农业发展模式,300多家签约农户的大棚都被贴上了标号。农户在种植全过程都可以接受天津市农科院专家的技术培训与指导,种出的萝卜按照收购标准直接打包卖给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品质统一。

在这一合作模式下,村民最终成了实实在在的受益者。辛口镇种植沙窝萝卜约7000亩,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沙窝萝卜种植和销售周期里,产量预计约6500万斤,销售额达2.5亿元,显著带动了村民致富和村集体的壮大。

小萝卜打开知名度

从种植萝卜上实现增收仅仅只是第一步。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打出名气,全镇上下都十分重视品种选育,从源头上提高萝卜品质。科技示范基地对传统“老味”沙窝萝卜籽种进行提纯复壮,并且与天津市农科院合作,优先保障市场认可度高的籽种供应,引导农户结合市场需求种植附加值高的优质品种。

辛口镇党委书记赵均表示,镇里争取到了区级品牌培育专项资金,用来打造大沙沃村260亩示范种植基地。如今,按照基地示范、龙头带动、科技赋能、品牌提升的模式,打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形成了辐射带动作用。

“金字招牌”必须要守护好。辛口镇制定了《“沙窝萝卜”区域公用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对50家授权企业的销售行为作出规定。特别是在推进数字化防伪追溯管理方面,统一制作防伪识别码。与此同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聘请专业律师团队,加大对沙窝萝卜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沙窝萝卜的品牌形象逐渐深入人心。郝立红带领的团队忙得不可开交:奔赴北京召开沙窝萝卜专场推介会,赶到长沙、杭州、广州等地参加展会……“我们一路‘北上南下’,打通了沙窝萝卜的销售链条。”郝立红说,今年还要与大湾区企业合作,把沙窝萝卜卖到港澳地区。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沙窝萝卜产业的发展情况。曾经沙窝萝卜种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带动农民增收。但自2024年被列为重点培育品牌后,当地通过科技赋能、订单合作等方式实现了萝卜丰产和农民增收。同时,在品种选育、品牌保护等方面发力,逐渐提升了沙窝萝卜的知名度,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624.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1
下一篇 2025-04-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