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突破:广西德保发现弯管石山苣苔

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广西德保县发现新物种弯管石山苣苔的消息,介绍了该植物的特征、濒危等级,还阐述了其发现的重要意义。

广西发现极危植物新物种——弯管石山苣苔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了解到,在对西南岩溶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过程中,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他们于广西德保县寻觅到了一种石山苣苔属的植物新种,将其命名为弯管石山苣苔。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近期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keys》杂志上发表,引起了植物学界的广泛关注。

科研新突破:广西德保发现弯管石山苣苔

图为弯管石山苣苔花冠。(采访对象供图)

弯管石山苣苔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期在每年的1至6月。目前,它仅在广西德保县龙光乡模式产地的溶洞石壁上被发现,生长地的海拔约为454米。科研团队成员韦金鑫介绍,从形态上看,弯管石山苣苔和陆氏石山苣苔、细管石山苣苔较为相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它的叶片呈现出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花冠带有两条紫色纵条纹,子房呈圆锥形。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标准,对弯管石山苣苔的濒危等级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为“极危”。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仅发现了一个种群,成熟个体大约有200株,其分布面积十分狭小,而且栖息地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科研新突破:广西德保发现弯管石山苣苔

图为弯管石山苣苔的拼版照片。(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供图)

目前,我国已记载报道的石山苣苔属植物共有55种,这些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其中广西、贵州是分布中心。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盘波表示,弯管石山苣苔这一物种的发现意义非凡。它不仅为石山苣苔属植物增添了新的成员,丰富了喀斯特岩溶地貌的植物种类,还进一步充实了西南岩溶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对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广西德保县发现新物种弯管石山苣苔的情况,包括其特征、濒危等级,强调了该发现对丰富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相关研究的重要意义。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64.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19
下一篇 2025-03-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