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中信建投研报展开,分析了自1月初涨价行情启动后铜、金价格攀至高位但铜金比降至历史偏低水平的原因,探讨了二季度铜、金价格的走势,并对金价未来走势分不同情景进行了分析。
据相关消息,在4月2日,中信建投发布的研报显示,自今年1月初涨价行情拉开帷幕之后,铜和金的价格各自攀升到了历史上极高的位置。然而,令人关注的是,铜金比却降至了历史偏低的水平。这一现象究竟该如何理解呢?
实际上,铜和金的定价共同受到两条宏观线索的影响,即关税博弈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流动性转向宽松,这也是铜和金价格共同上涨的原因。不过,具体来看,铜的供给情况和黄金的属性有所不同。与去年相比,铜的供给不再那么紧张;而在年初的时候,黄金背后所蕴含的避险属性表现得较为强烈。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当前的铜金比不如历史往期的水平。
展望二季度,铜和金的价格大致会分两步走。在抢出口现象减弱之后,“囤货”的逻辑也会随之弱化,这就使得铜和金的价格在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调整的压力。之后,随着全球关税浪潮的持续演绎,铜和金之间的联动性会逐渐减弱。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避险需求的扩容对金价仍然存在一定的支撑作用。
金价的走势相对复杂,其关键在于未来避险属性的走势情况。对此,可以分两种情景来进行分析。第一种情景是,关税博弈出现温和收敛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避险需求(尤其是在北美地区)会出现降温的情况。第二种情景是,关税博弈进一步加剧。那么,黄金的避险属性将会得到抬升,金价依然具备上涨的驱动力。
本文依据中信建投研报,分析了铜金价格上涨但铜金比偏低的原因,阐述了二季度铜金价格分两步走的趋势,还对金价走势分不同关税博弈情景进行了探讨,为投资者了解铜金市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云淡风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