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前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埃斯科·阿霍接受采访的内容展开。阿霍高度评价了博鳌亚洲论坛搭建交流对话平台的重要作用,分享了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强调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意义,还提及中芬建交75周年以来的合作情况以及对未来经贸合作的期待。
芬兰前总理、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埃斯科·阿霍,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博鳌亚洲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博鳌亚洲论坛搭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交流与对话平台。与会各方在这里能够展开广泛的讨论,针对全球性和区域性的挑战充分交换意见,并且共同努力探寻解决方案。这一过程有助于凝聚起广泛的共识,进而有力地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
今年,是阿霍第二次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他眼中,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他深刻地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各国应当充分意识到人工智能领域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各国应携手合作,致力于推动数字红利能够惠及到更多的地区和人群。
阿霍感慨地表示:“我们正身处一个快速变革的世界之中,科技的飞速发展、能源转型等一系列变革带来了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正实实在在地摆在人类面前,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去应对。”他进一步强调,“科技能够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正积极地推动科技发展以及国际合作,这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必将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阿霍认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为各方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能够通过广泛的对话与交流来重振信心、凝聚发展共识。他说道:“我们不必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是必须要能够充分地交换意见,并且尝试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着重指出,“最重要的是,达成的共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文件表面,更要以实践为导向,采取务实可行的举措,将理念切实转化为具体的实践路线图,以此来帮助我们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起,阿霍多次往返于芬兰和中国之间。每一次来到中国,他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中国发生的新变化。他积极评价了中国对包括芬兰在内的多国试行的免签入境政策,认为这是“向前迈出的非常重要一步,对于促进思想和人员的交流具有积极且深远的作用”。
今年正值中芬建交75周年。阿霍表示,75年来,芬兰和中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合作。在全球不确定性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芬中合作所蕴含的广泛潜力,不仅有助于两国的共同发展,也将对全球经济、环境保护等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他还特别提到:“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芬中合作的重点领域,双方在清洁技术、应对老龄化等方面也拥有共同的利益和广阔的合作机会。”他坚信,“芬中两国拥有先进的绿色技术,并且共享着广阔的市场机遇,双方携手合作将为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阿霍强调,中国是芬兰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芬兰以及整个欧洲而言,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他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双方能够充分利用经贸领域的互补关系,进一步加强合作。他乐观地说道:“长远来看,最终所有人都会明白,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对各方都是有益的。”
本文通过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的视角,展现了博鳌亚洲论坛在凝聚共识、促进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肯定了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成就,强调了科技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意义。同时,回顾了中芬建交75年来的合作成果,展望了双方在经贸、环保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凸显了中芬合作以及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9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