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国新办发布会: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动态

4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有关情况。重点阐述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这一基本制度,以及国家在失信惩戒方面的要求和措施,还提及了信用政策的评估和未来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

在4月2日这一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郑重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的核心内容是介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情况,并且安排了答记者问环节,众多媒体聚焦于此,渴望了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最新动态。

4月2日国新办发布会:聚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动态

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制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动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在失信惩戒方面,需要把握好两个关键原则。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依规惩戒到位,让失信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维护社会信用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也要坚持过惩相当,避免出现泛化滥用惩戒措施的情况,确保惩戒的公平公正。

日前,《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全文正式对外发布。李春临详细介绍道,《意见》针对失信惩戒提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对于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对象,在多个重要领域和环节都将依法依规予以限制或者禁止。这些领域包括申请政府资金、享受税收优惠、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股票债券发行、评先评优、公务员录用遴选调任聘任以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通过这样的规定,就是要保证将失信惩戒措施刚性执行到位,让失信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为了进一步规范信用管理,发改委将根据《意见》的要求,结合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建立信用政策出台前的评估措施。这一举措旨在清理那些假借信用评价、信用管理之名,变相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设立交易壁垒、制造地方保护等不良行为。坚决防止信用管理措施被泛化滥用,确保信用体系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李春临还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信用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增强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信用 +”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宽。信用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效能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下一步将更好地发挥信用奖惩制度在信用体系建设上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信用社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实现深度融合。最终的目标是让守信、用信成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自发选择,营造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本文围绕4月2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情况。强调了失信惩戒的原则和要求,以及发改委建立信用政策评估措施以防止惩戒泛化滥用。同时提及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带来的积极影响,未来将推动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促进全社会形成守信用信的良好氛围。

原创文章,作者:煮酒氤氲,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342.html

(0)
煮酒氤氲煮酒氤氲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