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加美两国关系的变化,讲述了特朗普宣布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加拿大的反制,回顾了历史上加美关税纠纷,分析了当下加美关系的现状、未来走向以及加拿大“转向”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传统关系已经结束。”这样的宣言,仿佛一道惊雷,在加美两国关系的天空中炸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自4月2日起,要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而美国原本对加拿大暂缓加征25%关税的措施,也在这一天到期。面对美国的这一举措,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表示,加拿大政府会根据美国政府的行动做出相应回应。
此前,加拿大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如加征报复性关税、切断对美供电等。加拿大民众也积极响应,开始抵制美国货,甚至取消赴美度假计划。曾经的传统盟友,如今关系出现了明显裂痕。加拿大总理更是公开宣称,“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传统关系已经结束。”
卡尼 新华社资料图
重新审视两国分歧
当下,加拿大和美国因关税和领土主权产生的纠纷对抗,与1890年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当时,美国颁布《麦金莱关税法案》,将进口关税平均税率提高至49.5%,试图迫使加拿大加入美国。
当时的加拿大总理麦克唐纳明确反对美方威胁,并且借此赢回了民众对本党的信心。在麦金莱对加拿大加征关税五年后,加拿大对美商品出口下降50%,对英国出口却增加了一倍,出口总额增长了20%。到19世纪90年代后期,“关税之王”麦金莱本人也对关税的经济效果感到不满,那场加美关税战最终不了了之。
尽管历届加拿大政府都提出过“贸易多元化”的口号,但始终未能真正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在军事安全上,加拿大倚重美国;在经济方面,美国仍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伙伴。2024年的数据显示,加拿大75.9%的出口和62.2%的进口都依赖美国。
特朗普重返白宫,再次以相似的桥段打破了加拿大人对加美关系的幻想。加拿大政府和民众开始重新审视两国之间的分歧。
特朗普 新华社资料图
关系难以回到从前
自二战结束以来,加美关系一直随着两国政党轮替而起起伏伏。通常情况下,加拿大民意偏中左,与民主党意识形态更为接近。所以在民主党执政时期,两国关系更为紧密;而共和党执政时期,两国关系会遇到一些摩擦,但这些摩擦持续时间往往较短,关系很快能得以改善。
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国也曾对加拿大的钢铝反复征收惩罚性关税,但最终随着《美墨加协定》的签订得以解决。拜登政府上台后,加拿大积极配合美方战略诉求,彰显“特殊盟友”关系。然而,卡尼的表态显示,特朗普对加拿大的领土和关税威胁,已经伤及两国关系基础。无论未来美国哪个政党执政,加美关系都难以回到从前。双方可能会就具体议题达成协议或缓和关系,但不会扭转加拿大政府推动减少对美依赖的进程。
目前来看,卡尼押注特朗普“吃硬不吃软”。卡尼的前任特鲁多在特朗普胜选后第一时间访问海湖庄园示好,却被对方嘲讽为“第51州州长”。卡尼上任后首次出访选择英法,并明确表示,在特朗普对加拿大展现尊重之前,不会参加与美方的实质性谈判。卡尼表态第二天,特朗普便主动与卡尼通电话,并展示积极姿态。在卡尼政府看来,对特朗普团队示弱迎合,并不能改变美方的态度,反而会助长对方的攻势,导致本国人心涣散。
“转向”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美国最亲密的特殊盟友,加拿大的这一“转向”具有标志性意义。卡尼表示,加美传统关系结束,结束的不仅是“经济一体化”,还包括“紧密的安全和军事合作”。
作为距离美国地理位置最近、文化最为相似的盟友,加拿大在美盟友体系中对美忠诚度最高。但此次在所有反对特朗普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西方领导人中,卡尼措辞最为严厉,态度最为鲜明。
加美关系的走向对美国其他盟友具有参照意义,恐怕也将引发其他国家的思考。一个连最亲密伙伴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伤害的美国,是否值得盟友追随?
未来,加美关系将步入艰难而漫长的重塑期。相比发动关税战对美国经济本身造成的伤害而言,加拿大的反击反而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效果。这也意味着与此前相似,除非美国政府意识到加征关税效果不佳,否则“极限施压”的戏码仍将不断上演。
加拿大是否能够真正减少对美依赖,取决于是否能够解决省际贸易壁垒,推动石油能源省份与海洋省份之间就输油管道、港口建设等基础设施达成协议,否则出口转向新市场仍将沦为空谈。
本文围绕加美关系的变化展开,从当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的矛盾,到历史上加美关税纠纷的回顾,再到对未来加美关系走向的分析,指出加美传统关系已难以回到从前,加拿大“转向”意义重大,但减少对美依赖面临诸多挑战,加美关系将进入漫长重塑期。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