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本文聚焦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一事件,深入剖析其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面临的诸多困境,包括连续亏损、场景依赖、技术空心化等问题,以及未来上市后仍需面对的烧钱、内卷、大佬撤退等挑战,揭示了其IPO背后“用规模换时间”赌局的本质。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在2025年3月,当人形机器人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场狂欢盛宴时,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云迹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家自称为“全球酒店机器人龙头”的企业,却头顶着“三年亏损8亿”“CTO跑路”“对赌倒逼”这三重沉重的压力,活生生地演绎了一部“资本压力突围史”。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

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的创业故事,堪称理工科女性创业的经典范例。她毕业于西安交大工程学专业,后又在中科大攻读MBA提升自己。曾经担任过传感器公司的CEO,在2014年毅然创立了云迹科技。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她成功地将酒店送物机器人推广到了3万家酒店,一举拿下了中国酒店场景12.2%的市场份额。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云迹科技创始人支涛

在过去,资本市场的热钱如同源源不断的外卖订单一般砸向云迹科技。腾讯、阿里、联想、启明创投、携程等豪华投资团累计向其注资超过12亿,在D轮投后估值更是高达40.8亿元。在最风光的时候,在万豪、洲际等酒店的走廊里,每10台机器人中就有1台贴着“云迹”的标签。

然而,一场科创板IPO的折戟,无情地暴露了所有的幻象。2022年,云迹科技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并与中信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但最终在2025年,相关协议终止。当时,云迹科技营收仅为1.6亿,却亏损了3.7亿。A股审核对于盈利的严格要求,直接将其挡在了门外。

三年后的今天,云迹科技转战港股18C规则(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与其说这是主动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在对赌协议下的“续命刚需”。因为如果在18个月内未能上市,18.7亿的赎回负债将把账面仅剩的1亿多元现金彻底压垮。

上交所不要的,港股会接盘吗?

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上交所对云迹科技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是连续亏损问题。在2022 - 2024年期间,该公司累计亏损达到了8.15亿。即便在2024年毛利率从24.3%提升至43.5%,净亏损仍高达1.85亿。更让人无奈的是,这43.5%的毛利率完全是靠软件业务(HDOS系统)拉高的,而占营收83%的硬件业务毛利率仅为38.1%。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其次是场景依赖严重。云迹科技超80%的收入来自酒店机器人,在2023年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5.1%。如今,酒店业采购预算收缩,价格战使得机器人均价从13万直接降到了2万以下,导致卖得越多亏得越狠。

再者是技术空心化。在该公司近千项专利中,核心主要集中在硬件结构(如可换仓模块),而AI算法和闭环学习系统则依赖腾讯云、阿里IoT的外部整合。CTO林小俊在2024年底离职创业,这更让公司的技术路线稳定性充满了疑问。

这些“原罪”在强调盈利能力的A股市场无疑是致命伤,但港股18C规则却给了云迹科技一丝喘息的机会。只要它能讲好“AI + 机器人”的故事就行。在招股书里,云迹科技把希望寄托在了医疗、工厂等新场景上。但现实却很残酷,2024年非酒店收入占比仅为17%,而且竞争对手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已经用更低的价格抢占了市场。

未来三大生死劫:烧钱、内卷、大佬撤退

即便云迹科技成功上市,它仍要直面三重严峻的考验。

一是烧钱速度与融资能力的较量。从公开数据来看,该公司在2024年底现金及等价物为1.05亿元,仅够支撑7个月。然而,研发投入却从42%降至23%,销售费用反而增加了2.46%。这种“砍研发保市场”的做法,在技术迭代飞速的机器人赛道上无疑是一场豪赌,风险巨大。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二是价格战陷入无底洞。目前行业均价已跌破万元,家电巨头海尔也开始进入这个市场参与竞争。当“技术溢价”被激烈的竞争卷成“成本地狱”时,市占率第一的光环反而成了束缚公司发展的枷锁。

三是资本的耐心有限。早期投资者沸点资本、启明创投持股已经超过10年,腾讯和阿里也被困在了40亿的估值里。创始人支涛团队在IPO前反常减持,海航创投在2023年清仓离场,这些信号比财报更值得深入思考。

云迹科技的IPO,本质上就是一场“用规模换时间”的赌局。它在赌酒店机器人不会被特斯拉Optimus等竞品取代,赌医疗、工厂场景能够复制过去几年酒店场景的辉煌奇迹,赌资本市场仍然相信“亏损换未来”的AI叙事。

从辉煌到困局:云迹科技IPO之路荆棘丛生,云迹科技:从技术女神到上市赌徒的沉浮人生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当公司的技术护城河不够深、商业化路径不够宽时,所有的赌注都不过是资本游戏的筹码罢了。支涛和她的云迹科技,或许正在印证一个真理:在硬科技赛道上,仅仅拥有“创业情怀”和“市占率第一”的光环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详细剖析了云迹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背后的故事。曾经辉煌一时的云迹科技,因连续亏损、场景依赖、技术空心化等问题在科创板折戟。转战港股虽有规则支持,但仍面临烧钱、内卷、大佬撤退等挑战。其IPO是一场“用规模换时间”的赌局,在硬科技赛道,仅有情怀和市占率难以长久立足,云迹科技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839.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