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入苏”成效显著,江苏能源结构转型加速迈向“双碳”目标,三大“绿色动脉”输送清洁水电,江苏为长三角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三峡—江苏、锦屏—苏南、白鹤滩—江苏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的成果,阐述了江苏借助“西电东送”战略解决能源难题、实现能源转型的情况,还提及了“水电入苏”带来的减排效益和对江苏绿电交易及“双碳”目标的推动作用。

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三峡—江苏±500千伏龙政直流、锦屏—苏南±800千伏锦苏直流、白鹤滩—江苏±800千伏建苏直流这三大“水电入苏”工程,截至目前,累计输送清洁水电已经突破了7000亿千瓦时。经过测算,这些清洁水电的输送使得二氧化碳减排量超过了6亿吨。这一成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绿色支撑。

江苏省是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的经济大省,但省内的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以往,省内的能源供应较难满足不断攀升的用电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江苏省依托“西电东送”战略,运用超高压及特高压技术,构建起了三条从西南地区引入清洁能源的“绿色动脉”。这不仅有效缓解了省内用电紧张的局面,还加速了江苏省能源的绿色转型。

国网江苏电力调控中心系统运行处处长刘林表示,“减少碳排放6亿吨,这相当于1.7亿辆家用燃油车停驶一年。按照去年全国碳市场的最低价来计算,这些减排所产生的生态价值超过了414亿元。”“水电入苏”工程还推动了江苏清洁能源用电占比的持续提升,能源结构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刘林还提到,在2024年,江苏跨省绿电交易占比从之前一年的10%大幅跃升至近60%。来自山西、新疆等地的风电、光伏等绿色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江苏。预计到2027年,江苏可再生能源接网消纳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这将助力长三角地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

本文介绍了江苏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输送清洁水电突破700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超6亿吨,为长三角发展提供绿色支撑。江苏省通过“西电东送”战略构建“绿色动脉”,缓解用电紧张,加速能源转型。“水电入苏”成效显著,推动江苏清洁能源用电占比提升,绿电交易占比大幅跃升,预计未来可再生能源接网消纳规模扩大,助力长三角实现“双碳”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878.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3
下一篇 2025-04-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