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新兴游乐项目“悬崖秋千”,讲述了十省(区、市)消费者保护组织联合发布消费安全警示,介绍了该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国家采取的监管措施以及各地消协给出的消费提示。
近日,“悬崖秋千”这一新兴游乐项目的安全隐患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联合重庆、甘肃、云南、贵州、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等十省(区、市)消费者保护组织,共同发布了消费安全警示,旨在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悬崖秋千”游玩过程中的相关风险。
“悬崖秋千”作为一种依托自然地貌而建设的新型极限游乐设施,凭借其能带来的强烈感官刺激,在市场上颇受青睐。不少追求刺激体验的游客纷纷被其吸引,渴望感受在悬崖边荡起秋千的独特快感。然而,这看似刺激好玩的游乐项目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该设施的选址往往较为特殊,对技术要求也十分严格。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因设计缺陷、管理疏漏以及操作不当导致的游客受伤事故。这些事故给游客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也让“悬崖秋千”的安全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加强对“悬崖秋千”的安全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早在2023年11月就将“悬崖秋千”纳入了特种设备监管体系,并迅速启动了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2024年11月28日,该局正式发布了《悬崖秋千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了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等方面的安全规范,其中包括承载人数不超过2人、必须设置防护栅栏、禁止在高压线下安装等具体要求。这一标准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全面实施,届时,“悬崖秋千”的安全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各地消协联合提出了四点消费提示。其一,消费者在选择体验“悬崖秋千”时,一定要选择具备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定期检验合格标志的正规设施,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其二,要确认自己符合年龄、健康等准入条件,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孕妇等特殊群体,应避免体验该项目,以免发生意外。其三,在游玩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切勿因追求刺激而忽视安全。其四,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应避免携带贵重物品,同时禁止在体验过程中使用拍摄设备,确保游玩过程的安全。
本文围绕“悬崖秋千”的安全问题展开,介绍了十省(区、市)消协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指出该游乐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国家采取了纳入监管体系和发布安全标准等措施,各地消协也给出了消费提示,旨在提高消费者对“悬崖秋千”安全问题的重视,保障游玩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