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提振消费”这一经济发展重点,邀请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孙伟做客节目,深入分析了消费市场现状、新兴消费方向、投资策略以及消费出海等热点问题,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市场洞察。
在2025年的经济发展蓝图中,“提振消费”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宛如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随着《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正式落地,消费这一“主引擎”已然启动。此时,人们不禁纷纷发问:哪些消费细分领域会成为政策落地后的最大受益者?传统消费领域的估值修复逻辑是否已经充分反映了政策预期?
近日,泉果基金董事总经理孙伟受邀做客澎湃新闻《首席连线》节目,针对上述备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展望。
中国的实际消费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去年相比,今年政府对“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堪称前所未有。从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消费板块迎来了明显的政策利好。
孙伟认为:“整体来看,中国的实际消费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系列消费政策的出台,不仅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举措,更是未来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后续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力度,值得市场给予高度期待。
孙伟进一步分析指出,当前消费环境正在发生边际变化,而消费板块的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这吸引了大量资金踊跃进场。“一些早周期行业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暖迹象,比如工程机械、通用设备、出行快递等行业的数据开始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策对市场信心的提振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在消费领域,生育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明显的重视,生育补贴政策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通过精准投放,有望有效激发年轻群体的消费活力。
此外,孙伟还表示,以旧换新政策的扩容以及文化旅游支持措施的效果值得重点关注。“实际上,去年下半年家电、汽车行业就已经开始获得政策扶持,部分公司和行业的数据也有所改善。如果类似的政策能够进一步覆盖到更多消费行业,市场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新兴消费的两大方向
从长期来看,孙伟认为:“下一波中国消费的繁荣将特别依赖这次科技创新的突破。”
他解释道:“如果没有生产力和科技的重大进步,进而带来经济总量的大幅突破,大多数消费品类要实现跨越性增长可能需要漫长的等待。而最新的科技发展,尤其是AI带来的突破,很有可能在10年内促使生产力实现又一个巨大的跃升。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创造的财富和物质将大量增加,从而带动中国下一轮消费的蓬勃发展。”
在AI投资方面,孙伟表示,他主要选择AI绕不开的关键环节进行投资,例如某些互联网公司。他更倾向于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寻找未来AI对相应产业和公司发展有利的方向,而不是盲目投资所有相关公司。
在他看来,这类景气投资应重点关注行业能否形成自身的壁垒和规模效应。有些行业虽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但缺乏规模效应,难以产生具有强大壁垒的龙头企业。“核心在于观察行业是否具备巨大的规模效应,有规模效应就会强者恒强。一旦某家企业脱颖而出,其竞争优势将持续扩大,不过同时也需要考察企业管理层的战略思路。”
对于这类行业的投资,孙伟总结道,要将行业空间和竞争力的权重放在较为靠前的位置,只要估值处于合理范围内,就可以考虑投资。
聚焦到“人工智能 + 消费”的细分领域,孙伟表示,相较于人形机器人,他当前更关注智能驾驶。
他分析称:“从短期兑现的角度来看,车的电动化在过去迎来了一波巨大的浪潮,其中出现了10倍股或者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整个产业发展到现在,电动化的比例已经远超我们最初的想象,发展速度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而在电动化布局之后,下一轮的巨大浪潮将会是智能化。”
另外,孙伟补充道,基于新的宏观环境、科技手段等变化,消费者们形成了新的消费行为。这类新兴赛道呈现出两大方向:一是精神消费属性增强,例如能够为消费者带来情绪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二是科技创新融合,AI等技术将催生新的消费场景,如AI陪伴、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
看好增速较快、更具成长性的高景气投资标的
此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在行业竞争方面,孙伟认为当前部分消费行业正进入“和平之旅”,竞争秩序的改善将带来利润率的提升。
孙伟指出,当企业从追求市场份额转向追求利润,例如减少促销活动、主动提高产品价格,同时,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提价等方式带动行业利润率共同提升,竞争对手不再采取恶性竞争手段,就可以明显看到行业竞争秩序的改善。“特别是在行业出清后,供给端收缩,企业采取更为理性的经营策略,行业竞争格局趋于稳定。”
他举例说明,比如方便面行业,过去通过价格战进行竞争,但现在龙头企业开始提价,竞争对手也纷纷跟随提价,行业利润率显著提升。这类行业虽然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企业利润可能在3 - 5年内实现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高景气的新兴消费领域也是孙伟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在资产配置上,他表示,目前更倾向于选择增速较快、更具成长性的高景气投资标的,如情绪消费、宠物经济、文创、互联网消费、消费出海、消费电子等领域。“在这一批公司的成长过程中,我希望能够精选出一些在中长期更能够体现出竞争壁垒的标的。”
孙伟补充道,传统消费行业中的部分公司由于具有稳定的分红和较强的渠道能力,可以作为底仓进行配置。而传统消费行业真正的配置时机则需要等待地产行业企稳后的信号。“目前传统消费行业数据企稳回升的信号还不够明显,但我觉得离这个信号产生的时点已经越来越近了。”
具体而言,孙伟会重点关注四大投资机会:一是互联网;二是以文创国潮、宠物、AI + 消费(如虚拟现实、智能家居)、银发经济等增量赛道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三是消费出海;四是消费电子。
消费出海仍是值得重点布局的方向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消费出海成为了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
孙伟认为,当前出海企业的增长空间依然十分广阔,许多企业在海外市场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例如,一些公司通过与当地合作伙伴开设商业店铺,迅速占领市场,并实现了可观的盈利。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充分表明,消费品出海的市场潜力巨大。
孙伟指出,目前,一些中国品牌已经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并在多个领域证明了其产品和品牌的强大竞争力。以玩具和游戏行业为例,一些公司在短短几年内,海外市场的占比就从几乎为零跃升至50%甚至70%以上。消费品公司如盲盒和文具制造商,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尤其突出,充分显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像奶茶、新能源车、咖啡以及文创类产品等,在海外市场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与此同时,孙伟表示,游戏出海也备受市场关注,其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远超全球市场平均增速。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明显,这得益于国内庞大的内需市场,使得企业在国内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而在海外市场占据优势地位。
从投资策略上看,孙伟称,消费出海仍是一个值得重点布局的方向。尽管短期内可能会面临贸易政策等挑战,但从中长期来看,海外市场的增长空间明显大于国内市场。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出海企业有望继续实现高速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如果企业能够成功开拓海外市场,其海外收入有望超过国内收入,这将为企业带来显著的增长潜力,如文创和游戏类标的,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孙伟补充道,渠道下沉也将是消费品公司未来重要的一个成长空间。对于国内消费品公司来说,下沉市场的机会十分重要,但往农村或小城镇大规模铺货的难度也很大。他表示,会积极挖掘在下沉市场深耕得很好的相关标的。
本文围绕2025年“提振消费”这一核心,通过泉果基金孙伟的分析,展示了中国消费市场广阔的提升空间。新兴消费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呈现两大方向,投资可关注高景气标的。同时,消费出海潜力巨大,渠道下沉也存在机会,为投资者把握消费市场投资机遇提供了多维度的参考。
原创文章,作者:Lam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4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