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鉴定证书造假成灾,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假珠宝假证书泛滥,珠宝市场亟待“净化”

本文聚焦珠宝鉴定造假问题,通过记者调查揭示了从线上直播间到线下门店存在的假珠宝、假证书等乱象,包括捡漏骗局、制假产业链等情况,还提出了完善法规、推动行业标准化、加强市场监管等整治建议。

令人震惊!仅仅4元就能买到一份假的珠宝鉴定证书,珠宝鉴定造假这一乱象真的该好好管管了!

从热闹的线上直播间到繁华的线下门店,那看似光彩夺目、令人心动的珠宝行业,如今正遭受着鉴定证书造假的严重侵害。半月谈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在珠宝首饰检验检测市场上,假珠宝、假网站、假检验人员、假检验检测机构等各种“假”像毒瘤一般,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正规的检验检测机构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更是维权艰难。

捡漏骗局:消费者的噩梦

“这块料子非常透,出货一定会很漂亮。”在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洋溢地介绍着自家翡翠的产地,还展示了所有相关证书。从来不玩翡翠的王霞(化名)被主播的言辞打动,便尝试私信主播购买。

“不管我问什么问题,主播都会详细解答,还把我想看的地方都展示在镜头前,让我渐渐对他产生了信任。”王霞向半月谈记者回忆道。随货品一并寄来的“鉴定证书”显示该商品为天然翡翠,然而当王霞将其送往正规珠宝检测机构复检后,却发现该商品为翡翠(处理),也就是行业内俗称的“B货”。“我花3000多元买的翡翠,实际上300元都不值,真是被坑惨了。”王霞无奈地说。

半月谈记者还发现,在一些销售珠宝的直播间里,充斥着所谓“福利”“捡漏”“交朋友结缘”等噱头,售卖着售价十几元至几十元的和田玉、翡翠、玛瑙等珠宝,而且这些珠宝均附带“鉴定证书”。可当部分消费者将“捡漏”买到的“珠宝”送到正规机构复检后,却悲哀地发现这些不过是不值钱的仿冒品。

正规检测机构同样也是假证的受害者。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是全国重要的玉制品销售、集散中心,从事玉雕产业的人员超30万。一家玉石质量检测中心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公司每天至少检测上千件珠宝,但在消费者上门复检的过程中,发现存在“套证”甚至假冒其公司鉴定证书的问题。

“镇平县玉石市场上六成以上是和田玉,不过因品质不同,一个和田玉手镯的价格从一两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该负责人表示,一些人为了获取暴利,进行以次充好式“鉴定”,一些线上平台的经营者更有意引导消费者线下交易,以此逃避监管。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国家珠宝首饰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副主任王璇告诉半月谈记者,近期消费者来检测中心复检的珠宝多为从网络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购买,存在少部分商家附带的“鉴定证书”上图案、验证码、网址等全套都是假的情况。“消费者购买的部分珠宝玉石品质与直播间或网页中宣传的不符,有些商品虽非假货,但品质欠佳,实际价值远低于其所宣传的价值。”

珠宝鉴定证书造假成灾,消费者权益谁来守护? 假珠宝假证书泛滥,珠宝市场亟待“净化”售卖鉴定证书的网店

制假产业链:利益驱动的黑暗链条

半月谈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直播间等线上渠道购买珠宝时,一些商家提供的鉴定证书有的是假冒正规检验机构非法印制,有的则直接伪造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检验机构非法印制,更有一些商家狂妄地宣称“想要什么鉴定结果就有什么结果”。

在某购物平台上,输入“珠宝鉴定证书”词条,页面瞬间涌现出众多每件价格低至几元的珠宝鉴定证书,这些证书上边不仅盖有检验鉴定专用章,还写有“国家实验室认可”“国家计量认证”等唬人的字眼。

半月谈记者随机与一家名为“珠宝鉴定中心”的店铺联系,称想为一批锆石买1000张培育钻石的鉴定证书。店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很快发来几张落款为“中金国检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的鉴定证书样品,还表示只需提供“白底图、重量、材质名称”等信息即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店主最终同意以每张4元成交。

“你只需要发送实物照片,产品重量自己估算,你要什么鉴定结果,证书就写什么结果。”一名售卖假鉴定证书的网店客服轻描淡写地说。

半月谈记者走访还发现,一些珠宝市场的线下商铺也表示可为购买的商品提供鉴定证书,价格为每张20元到100元不等。“现在珠宝市场门槛低,检测机构多,一些机构甚至根本不检测,直接给你印证书。”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说道。

各种“假”亟须整治:守护行业与消费者

“自己鉴定要花好几百元,实在是太费精力了,只能吃哑巴亏。”一位消费者无奈地表示,网购商品后,如果不去权威检测机构复检,很多直播间都拒绝退货,而复检费用只能由消费者自己承担。

针对假珠宝和伪造鉴定证书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珠宝市场健康发展的问题,相关珠宝行业受访人士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珠宝业受访人士建议,进一步完善针对珠宝鉴定证书造假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依法严惩制造和销售伪造证书的行为。

二是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完善珠宝检测标准体系,提升检测技术水平。王璇等业内人士介绍,每个品种的珠宝都有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如密度、折射率、红外光谱等,检验师通过检测仪器得出的检测数据,经综合分析后得出鉴定结论,结合数字加密技术可生成唯一的防伪标识;消费者可通过专门的应用程序,如全国珠宝玉石首饰鉴定报告查询平台,扫描珠宝鉴定证书上的二维码或NFC标签,获取详细的检测信息,确保所购产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市场出现的新品类、新的合成及处理方法,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加快研究科学检测方法,并针对不同检测需求,推动制定统一检测标准和技术规范,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实验室顾问刘厚祥认为,我国珠宝检测行业整体上是一个管理有序的市场,有一套较完备的国家标准体系,但目前线下旅游景点、线上直播间和电商平台等,成为制假售假泛滥的重灾区,亟须整治。他建议,线上平台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确保其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和专业鉴定能力,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文揭示了珠宝鉴定造假的严重问题,包括捡漏骗局、制假产业链等乱象,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冲击了正规检测机构,扰乱了珠宝市场秩序。为此,相关行业人士提出完善法规、推动行业标准化、加强市场监管等整治建议,以促进珠宝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099.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3-19
下一篇 2025-03-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