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探访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的精酿啤酒市场,揭示了德国、比利时等所谓“进口精酿啤酒”背后的“伪进口”乱象,分析了影响精酿啤酒成本的因素,还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优质精酿啤酒的方法以及维权途径。
当我们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的德国盛堡啤酒小镇,稀疏的店铺,冷冷清清、人烟稀少的场景,与3月北方料峭的倒春寒相互映衬。谁能想到,在这个以精酿啤酒业为支柱的小城镇里,却暗藏着行业的玄机。
李锐(化名),一位北京精酿啤酒餐吧的主理人,对这座被誉为“小德国”的城镇可谓了如指掌。从比利时精酿到德国精酿,他对每个厂家的核心产品利润空间都心中有数。当聊起德州精酿啤酒时,李锐毫不避讳地爆料:“那些看似是德国进口的精酿啤酒,其原料和生产工艺大多源自国内。而且,这类精酿啤酒生产工厂的生产设备与原材料标准都是最低标准,无论是产品口感,还是原材料品质,都很难得到保证。当下市场上众多德国精酿,由于原材料品质与酿造生产线水平较低,价格显得十分‘亲民’。很多消费者对德国啤酒或精酿啤酒的发展历史了解不足,在这种信息差的影响下,很容易被厂家误导消费。”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与盛堡啤酒小镇一厂区之隔的山东雪帝啤酒有限公司。在该品牌的产品展示厅内,各式各样带有德式元素的精酿啤酒包装杂乱地堆放在展示桌上。其中,一款名为兰德尔啤酒的产品,信息表中标注生产商为山东雪帝啤酒有限公司,授权方显示为“德国慕尼黑兰德尔啤酒有限公司”。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所谓的德国慕尼黑兰德尔啤酒有限公司并非德国啤酒企业,而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啤酒企业。
雪帝啤酒相关负责人透露:“现在很多标注‘德式精酿’的啤酒企业,虽然在包装上标注了国外的授权企业,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国内公司通过代理商在国外注册后,再授权国内生产企业进行生产与销售。说白了,就是自己授权自己生产,可消费者却会以为是进口产品。”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从曾经的小众走向如今的流行,仅仅用了十年时间就达到了百亿规模,并且还在持续吸引新用户,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然而,看似风光无限的精酿啤酒行业,其实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阴影地带。不仅仅是德国精酿啤酒,所谓的比利时精酿与英国精酿,也都存在类似“擦边”的情况。
与雪帝啤酒在德州平原县拥有独立酿酒厂不同,比利时爱丁堡在这个精酿云集的小城镇上,仅仅依靠一个产品展示厅来对外销售。走进爱丁堡啤酒展示厅,里面陈列的SKU超过几十余种。其中,有多款产品都打着进口的名头进行宣传销售。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展示厅内一款名为“爱丁堡精酿白啤酒”的产品,委托商为英国爱丁堡啤酒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英国伦敦临港路1号。
对于影响精酿啤酒成本的因素,BeiingBrew & 北京精酿啤酒节负责人李威表示,精酿啤酒价格主要取决于硬成本与软成本两个方面。硬成本包含原材料成本、占地设备成本、厂房房租成本、工业耗材成本以及酿造时间成本。在精酿啤酒的四大基本原料中,啤酒花是最昂贵的原料,不同产地、品种、级别在价格上差别非常大。此外,进口麦芽、进口酵母的价格会更高一些。所以IPA类啤酒普遍都比较贵,其中啤酒花投放量最大的浑浊IPA最贵;增味啤酒中因优质水果较贵,因此其成本就较高。而软成本则包括酿酒师的技艺加成、这款产品所获得国际荣誉以及品牌加成等。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作为酿造精酿啤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啤酒花的价格受产地、品种、质量、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价格存在较大差异。目前,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美国的啤酒花处于较高价位,分别约为25-40美元/磅、约20-35美元/磅以及15-30美元/磅。相比之下,国产啤酒花约5-15美元/磅的价格则处于较低价位。
孙宇昊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的真实产地、成分、生产工艺等信息。经营者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通过虚构经营者资质、资格或者所获荣誉,虚构商品或者服务交易信息、经营数据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若产品标注“德国进口”或“德式精酿”,但原料和工艺均来自中国,且未明确标注实际生产商和委托方信息,则可能构成虚假或误导性宣传,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价格或成“照妖镜”
当进口啤酒被撕下“伪进口”的面具时,对“进口”祛魅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原副院长张五九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目前国内生产的啤酒无论是产量规模还是产品质量都达到了领先水平。基于此,对于当下国产精酿啤酒而言,没有必要去蹭“进口精酿”或者“德国精酿”的热度。有时候,一部分产品擦边精酿啤酒概念,反而说明其实力不佳,产品与酿造工艺需要背书,缺乏底气。
随着精酿啤酒逐渐走进消费者的生活,如何快速选择一瓶真正优质的精酿啤酒,成为了摆在消费者面前的难题之一。而在这个选择过程中,价格或许会成为消费者辨别精酿啤酒最为直观的标准线。
李威指出:“对于当下消费者而言,在选择精酿啤酒产品时,可以优先考虑具有实体门店的精酿啤酒产品、在国内以及国际大赛上获奖的精酿啤酒产品、在国内各大啤酒节上亮相过的精酿啤酒产品以及官方账号科普的精酿啤酒产品。”此外,当谈及入门精酿啤酒的价格带选择时,李威坦言,20—30元/330ml的精酿啤酒为最佳。
除了产品价格外,针对消费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精酿啤酒产品,张五九进一步指出,选择适合自己的精酿酒吧可以选择相同品牌旗下不同批次的同一款产品进行品尝,看这款产品的稳定性。酿造的稳定性对于小型啤酒生产企业而言是很大的考验。此外,还可以选择某一品牌酒精浓度较低的产品。越浓的啤酒产品越容易遮盖不佳的风味,因此选择浓度较低的精酿啤酒则更能感受其纯净度与原料质量。
尽管当下精酿啤酒消费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但孙宇昊提醒道,若消费者选购到“伪进口”精酿产品,要及时采取证据固定措施,包括保留购买凭证、票据、商品实物、宣传页面、沟通记录等,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并积极通过协商、调解、投诉等方式合法合理维权。与此同时,与商家协商退赔,明确要求“退一赔三”。如果是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的,则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规定,要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此外,还可拨打12315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举报,由市场监管部门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若沟通无果,且一定要采取诉讼措施的情况下,可以委托专业人士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向商家主张欺诈赔偿等。
本文通过对德州平原县精酿啤酒市场的调查,揭示了“伪进口”精酿啤酒的乱象,剖析了影响精酿啤酒成本的因素,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优质精酿啤酒的方法和维权途径,提醒消费者在精酿啤酒消费中保持警惕,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逸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