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韩国总统尹锡悦被弹劾罢免,尹锡悦弹劾案落幕,韩国政局再掀波澜

本文详细报道了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的宣判结果,回顾了弹劾案的历程,对比了审理时长,还阐述了案件未及时宣判的原因以及双方对于争议点的不同主张。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针对总统尹锡悦弹劾案作出宣判,宪法法院通过了弹劾案,正式宣布罢免总统尹锡悦。

尹锡悦由此成为继2017年朴槿惠被弹劾下台之后,韩国历史上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总统。这一事件无疑在韩国政治舞台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让韩国的未来政治走向充满了不确定性。

时间回溯到去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进行表决,通过了针对尹锡悦的弹劾案。随后,该案件被送至宪法法院进行审理。截至宣判之日,此案的审理历时长达111天。

中新网的报道指出,尹锡悦弹劾案已经刷新了韩国总统弹劾案最长审理纪录。根据上观新闻的消息,该案的审理时长远超此前总统卢武铉、朴槿惠弹劾案的审理时长,卢武铉弹劾案审理时长为63天,朴槿惠弹劾案审理时长为91天。

重磅!韩国总统尹锡悦被弹劾罢免,尹锡悦弹劾案落幕,韩国政局再掀波澜

▲3月8日,尹锡悦获释后在首尔拘留所前向支持者挥手。图据中新网

在尹锡悦弹劾案宣判之前,韩国宪法法院已经对国务总理韩德洙弹劾案作出了宣判。据悉,韩德洙于2024年12月27日被国会弹劾,在上月24日,宪法法院驳回了针对韩德洙的弹劾。据新华网报道,宪法法院起初曾表示将优先处理尹锡悦弹劾案,但随后更改了计划,率先公布了对韩德洙弹劾案的裁决。有分析认为,优先对韩德洙弹劾案进行宣判,其目的在于暂时稳定韩国的政局。

尹锡悦弹劾案之所以迟迟未能宣判,主要是出于三个因素的考量。

其一,是案情的重大性。尹锡悦弹劾案的焦点问题在于,尹锡悦发动了紧急戒严,并且调用军队携带实弹进入韩国国会。此外,尹锡悦还被指控下令逮捕韩国主要政治人物。这样的情况在韩国此前的总统弹劾案中从未出现过,因此宪法法院在处理此案时比以往更加谨慎,需要全面、深入地审查相关证据和法律依据。

其二,是案件的复杂性。在弹劾案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多名核心证人接受了问询。然而,对于戒严时的一些关键细节,不同证人的主张完全相反。这使得宪法法官们在认定事实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梳理和判断。

其三,是弹劾案的社会关注度极高。围绕着尹锡悦发动紧急戒严以及随后的弹劾事件,韩国社会中支持和反对弹劾的阵营持续举行集会、示威活动,双方意见激烈交锋,争执不断。甚至还曾发生过尹锡悦支持者闯入法院大肆破坏的暴力事件。这种社会的高度关注和不稳定因素,也给宪法法院的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重磅!韩国总统尹锡悦被弹劾罢免,尹锡悦弹劾案落幕,韩国政局再掀波澜

▲1月23日,弹劾案庭审第四次公开辩论,尹锡悦向前国防部长金龙显提问。图据央视新闻

据上观新闻报道,自2月25日庭审辩论结束以来,宪法法院几乎每天都在闭门审议案件的争议点,也就是弹劾所涉及的五项指控:紧急戒严是否违宪、军警围堵国会是否违宪、发布“禁止政治活动”条款是否越权、是否曾有“逮捕议员或法官”指示,以及是否试图操纵选举委员会。

对于这些争议点,韩国国会和尹锡悦方面一直各执一词,交锋十分激烈。国会方面主张,尹锡悦未召开正式国务会议即发布戒严令,这一行为构成违宪;他试图动用军警压制国会、阻挠表决,破坏了韩国的民主机制。而尹锡悦方则坚称,紧急戒严行动是合法的,他未曾命令逮捕政治人物,出动军队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秩序,并且证人的证词存在前后不一的情况。

本文聚焦韩国总统尹锡悦弹劾案宣判结果,回顾弹劾案进程,对比其与过往弹劾案审理时长,剖析未及时宣判的三大因素,呈现国会与尹锡悦方对争议点的不同立场,展现出韩国当前复杂的政治局势。

原创文章,作者:江月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258.html

(0)
江月浔江月浔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