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本文围绕上海一对老夫妻与邻居之间因家门口设置及门的改造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纠纷展开,从最初的门开启方向争议,到八卦镜事件,再到后来门安装问题导致的两次官司,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冲突,最终在法院调解下有望和解。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在家门口悬挂“福”字或者张贴对联的习惯。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增添了一份生活的喜庆氛围。然而,如果邻居在家门口摆起了所谓的“风水阵”,或者挂上“照妖镜”之类的物品,你是否能够接受呢?

此前就有不少类似令人糟心的案例被报道。有的邻居在入户大门口挂了两个大红灯笼,而且24小时亮着红灯,将整个楼道照得通亮;还有的在大门上挂八卦镜,并且镜子正对着自家大门。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对于这些情况,很多网友表示,同一层邻居门口挂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的观感。不少人看到上述物品后,都会觉得心里膈应,认为不吉利。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而这一次,上海的一对老夫妻遇到的情况可不只是心理上不舒服那么简单。邻居挂上八卦镜后,彭老伯竟患上了癌症,这让老两口心里的这口气怎么也咽不下去。

事情要从5年前说起。彭老伯夫妇和女儿一家住在上海黄浦区。2019年,为了更合理地利用室内面积,彭老伯的女儿将原本内开的大门改成了外开。这一改动却遭到了邻居李先生的强烈反对。李先生激动地说:“两家的防盗门挨得很近,门改成外开后,一开门就直接贴到我家门上了。要是我刚好站在门边,这门直接拍到脸上,可是会出人命的!”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于是,李先生找到彭女士协商,希望她能把外开门改回原来的内开。期间,物业和居委等多次出面协调,但彭女士始终拒绝更改。彭老伯表示,就因为自家不肯改门,邻居便在门上挂了一面八卦镜。

彭女士的母亲气愤地说:“正常人谁家会挂这个八卦镜啊?这八卦镜什么意思,人家都说这是在诅咒我们两个老人呢。”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彭老伯称,自从有了这场纠纷,自己就生病了。他无奈地说:“这诅咒还真‘灵验’了,我真的生病了,得了肺癌。一般我也不会跟别人讲,这是我的出院小结。就是因为心里一直不痛快,才得了这病,现在病情刚有好转。”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然而,邻居却认为挂八卦镜只是一种习俗,就跟贴福字一样。他们觉得彭老伯得病是因为自己想不开,再加上身体素质的原因,和他们挂八卦镜没有关系。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5年前的第一起官司,是李先生状告彭女士。由于彭女士不愿意把开门方向改回内开,2020年7月,李先生将彭女士告上了法院。2021年1月18日,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法庭认为,被告擅自将内开的入户门改为外开门框,占用了公用部位,确实影响了原告的通行及安全,因此支持原告要求被告将入户门改为内开的诉求。但接到判决书后,彭女士却迟迟不愿意将门改回去。

直到2021年底,在黄浦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的监督下,彭家才将房门由外开改回了内开,这一次的矛盾暂时告一段落。可谁也没想到,两年后,两家又打起了官司。

5年里的第二起官司,原被告身份发生了调换。昔日的原告李先生成了被告,而被告彭女士则成了原告。虽然双方身份换了,但打官司的原因还是围绕着大门。原来,李先生的儿子是这套房子的实际居住人。2023年,他准备换一个新的大门,可事先没有量好尺寸。等新的防盗门运到现场,装修师傅一测量,发现门买大了,门框里根本装不下。无奈之下,李先生的儿子只好把门框上方以及左右的瓷砖与水泥都敲掉,才把门安了上去。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彭女士觉得,邻居家的这个门太大了。安装的时候,不但敲了周围的承重墙,还占用了公用面积,而且门向外突出,防盗门上的门把手也影响到了一家人的出行。于是,她将房屋的产权人李先生告上了法庭,要求恢复原状。2023年12月,黄浦区人民法院对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法庭认为,李先生一家确实存在扩大门框、占用公共面积、切割承重墙的行为,这不仅影响了邻居的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最终判决,拆除已经安装的防盗门,并将损坏的公共外立面墙瓷砖复原加固,对门框所在承重墙恢复原状,且需经专业机构检测合格。

一审判决后,李先生不服,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24年8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二审法院认为,事关不动产相邻妨碍、安全隐患,必须审慎自律,不能因为自己主观认为没有问题,就对个体的自由处置权利缺乏应有的边界限定,因此驳回了李先生的上诉,维持一审原判。接到终审判决后,李先生仍然不愿执行,彭女士只好向黄浦法院执行局申请强制执行。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为了确定门恢复的标准,执行法官决定到小区去,找一扇未改装的、双方都认可的大门作为参照。为了保障施工质量,双方当事人都同意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提供的上海市认可的18家承重结构恢复施工单位名单中,选定施工单位。

2025年春节后,法官再次来到双方家门口。此时,李先生已经换了小尺寸的门,门框上的瓷砖也贴了回去。但彭女士却认为对方修缮恢复得很粗糙,她并不认可。就在彭女士站在李先生家门槛上,向法官陈述自己的观点时,李先生的妻子不乐意了,要求彭女士站到自家门口去说,结果两人发生了冲突与撕扯。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为了化解双方的矛盾,法院执行局在3月26日又组织了一次听证。法庭认可了施工单位的竣工报告,随后主审法官劝解双方,希望他们能够放下过去的矛盾,积极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去。

面对法官的善意劝解,李先生夫妇首先表态,他们也受够了这5年的争吵与诉讼,愿意向邻居道歉,希望缓和关系。彭女士表示,其实她对李先生夫妇并没有意见,和她不断发生纠纷的是对方的儿子,她希望李先生夫妇能够劝好自己的儿子,大家和平相处。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纠纷理性处理才是正道 邻里“风水阵”风波:从迷信到法律的漫长纠葛

听证结束后,该案的主执行法官张法官担心李先生夫妇的儿子今后又会因为门的执行问题和彭女士起纠纷,于是将李先生夫妇留下,再次进行劝解。面对秉公执法又苦口婆心的法官,李先生夫妇表示,他们回去会劝解儿子与邻居以和为贵,今后会主动破冰,期望双方能就此化干戈为玉帛。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当发生邻里纠纷时,大家还是要理性面对、冷静处理。持续不断的官司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也会耗费自己的金钱和精力。更何况,说不定哪天就有需要邻居帮忙的时候。双方各退一步,不就海阔天空了吗?

上海一对老夫妻与邻居因门的开启方向、安装等问题产生纠纷,历经五年两次官司,执行中矛盾加剧,最终在法院调解下双方有望和解。邻里之间应理性处理纠纷,以和为贵,避免耗费大量资源和精力。

原创文章,作者:mauree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qbond.com/archives/11284.html

(0)
maureenmaureen
上一篇 2025-04-04
下一篇 2025-04-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